“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全詩,翻譯,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古詩
2024-6-24 10:21:44 文/石磊 圖/馮宇
《無題》唐代: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翻譯:相見是那么困難,離別也同樣令人難受,春風無力,百花凋零。春蠶直到死去才停止吐絲,蠟燭燃燒成灰淚水才干。早晨對鏡只擔心鬢發(fā)如云的美貌改變,夜晚吟詩應覺得月光清寒。從這里到蓬萊山并不遙遠,愿青鳥殷勤地為我探望。意思:這首詩通過對相見離別的感嘆,表達了詩人對愛情或友誼的深切思念和無盡的奉獻精神。詩中的“春蠶”和“蠟炬”分別象征了對愛情或友情的執(zhí)著與奉獻,直至生命的終點。這種深情厚誼,感人至深,令人動容。上一句和下一句:上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下一句: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賞析:李商隱的《無題》詩以其深情的語言和動人的意象,表達了對愛情或友誼的執(zhí)著與無盡的奉獻精神!跋嘁姇r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边@兩句開篇就表達了相見和離別的雙重痛苦。春天的東風已經無力再讓百花盛開,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通過“相見難別亦難”,詩人直白地表達了對相聚和離別的無奈與感傷!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兩句通過蠶和蠟燭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對愛情或友情的執(zhí)著與奉獻。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燃燒成灰淚水才干,象征著詩人對愛情或友情的忠誠與無盡奉獻。這樣的比喻,不僅生動形象,更賦予了詩句深刻的情感內涵!皶早R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边@兩句寫的是詩人在清晨對鏡自照時的憂愁和夜晚吟詩時的孤獨。早晨對鏡只擔心鬢發(fā)如云的美貌改變,夜晚吟詩應覺得月光清寒,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感嘆!芭钌酱巳o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弊詈髢删渫ㄟ^神話傳說,表達了詩人對愛情或友情的渴望與期盼。從這里到傳說中的蓬萊仙山并不遙遠,希望青鳥能夠殷勤地替我探望。這種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希望與期待。總結:李商隱的《無題》詩通過細膩的語言和深刻的比喻,表達了對愛情或友情的執(zhí)著和無盡的奉獻精神。詩中的“春蠶”和“蠟炬”象征了對愛情或友情的忠誠與奉獻,給人以深刻的情感震撼。通過這首詩,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詩人那份真摯的情感,更能體會到他對人生、愛情和友情的深刻思考。李商隱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將深厚的情感融入詩句之中,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無盡的回味。
以上有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比,翻譯,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的解答來自本站特邀編輯文學愛好者戴自牧(筆名)整理,如有問題,請聯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