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翻譯全文翻譯 蒹葭的意境

中考語文
2022/11/18
蒹葭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chuàng)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chuàng)造意境。意境是一種格局、一種結構,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構的異質(zhì)事物的性能。
蒹葭原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譯文河邊蘆葦密又繁,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的意境詩的象征,不是某詞某句用了象征辭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體象征!霸谒环健,可望難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的困境和“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們可能經(jīng)常受到從追求的興奮。到受阻的煩惱、再到失落的惆悵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禮,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奮戰(zhàn)多痛苦或順流而下空歡喜的情感沖擊。
讀者可以從這里聯(lián)想到愛情的境遇和喚起愛情的體驗,也可以從這里聯(lián)想到理想、事業(yè)、前途諸多方面的境遇和喚起諸多方面的人生體驗。意境的整體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難以窮盡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國維曾將這首詩與晏殊的〔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相提并論,認為它二“最得風人情致”,這顯然是著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蘊。
事實的虛化、意象的空靈和意境的整體象征,是一個問題的三個層面。從事實虛化到意象空靈,再到整體象征,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詩歌意境的建構過程。
蒹葭出自《詩經(jīng)·蒹葭》出自《詩經(jīng)·秦風》,是一首懷人古體詩。詩中的"伊人"是詩人愛慕、懷念和追求的對象。本詩中的景物描寫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渾融一體,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的情感,給人一種凄迷朦朧的美。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chuàng)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fā)揮了重章疊句、反復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chǎn)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
蒹葭背景《國風·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現(xiàn)實主義詩集《詩經(jīng)》中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八句。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現(xiàn)在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情歌,寫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全詩三章,重章疊唱,后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形成各章內(nèi)部韻律協(xié)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