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語文試卷(word版)(2)

安徽高考語文
2014/6/8
二、丨33分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題。
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jīng)》,有文名。先生少英 異,至性過人,與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為鉅公契賞。及丁父憂,服闋,不肯出仕,欲為名山大 川之游。會文正公入覲,上詢及先生,々不敢引疾,謂弟曰:“汝敗我雅興矣:
先生以為經(jīng)學本于文字訓詁,刊布許氏《說文》于安徽以教士。復奏請來錄《永樂大典》導 書,上覽奏,異之,乃命開四庫全書館,御制詩0紀其事。又以《十三經(jīng)》文字傳寫訛舛,奏請仿 漢熹平、唐開成,亨,擇儒臣校正,立石太學,奉諭緩辦,因著《十玉經(jīng)文字同異》若干卷藏于 家。于是皖、閩之士聞緒言余論,始知講求根柢之學,四海好學能文孝,俱慕從先生游。而戴征 君震、王觀察念孫諸人,深于經(jīng)術訓詁之學,未手時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時,蓋自先生 發(fā)之。
先生剛腸疾惡,俗流不敢至其門,寒唆有一善,譽之如不容口。其在都,栽酒問字者,車轍 斷衢路;所至之處,從游百數(shù)十人。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 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于鄉(xiāng)賢,以勸樸學之士。在福建,與弟珪相代, 一時傳為盛事,而閩士攀轅走送者,數(shù)百里不絕。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內(nèi)名流皆以暗中索拔, 多先生所賞契者,故世稱據(jù)經(jīng)好古之士為“朱派”云取
先生窮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謂可證佐經(jīng)史。為文仿遷、固,尤長于敘事。書法參通六 書,有隋以前體格。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辨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攬勝,都人士傳誦 吟詠,至今不極。
先生為人坦無城府,內(nèi)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稱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過輒掩夜之,后進之 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嘗無客,與客飲酒談笑窮日夜,而博聞強識不衰。時于其閑 屬文,其文才氣奇橫,于義理事物情態(tài)無不包,所欲言者無不盡。為學使時,遇教官諸生賢者, 親若同輩,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年^去〒人愛思之。所欲著書未就,有詩文集若千卷。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年碎的一項是〈3分)
入.復奏請采錄《永樂大典》畢書逸:散失 隊奏請仿漢熹平、唐開成蜂亭故事:先例
^節(jié)選自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
(節(jié)選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別傳》〕
^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
遇:得志 15.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殷勤殷勤:周到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丨乃不敢引疾
'去而人愛思之 臨清流而賦詩
XV語文試題第3頁【共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