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級作文:切實強化話題作文的文體意識(散文篇)

高中三年級作文
2012/3/7
高三作文訓練三:切實強化話題作文的文體意識——散文篇
知識例話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文體,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發(fā)端于先秦諸子百家 ,源遠流 長 。它可談事業(yè),談人生,談理想,不囿于成見,幽默犀利 ,激揚清濁 ;也可表情達意 ,記人敘事 ,描摹事物 ,神與物游?缮羁,可詼諧;取材廣,語言活。秦牧說:“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銀光閃閃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余音裊裊的洞簫,有的像明凈無塵的水晶,有的像色彩鮮明的瑪瑙……”散文的這種優(yōu)勢,決定了它是最切合高考評分標準的“ 發(fā)展等級”的文體 。
那么散文真的是限制最小,最易操作的文體嗎?其實并不盡然。
說到散文的特點,幾乎所有寫作者可以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形散神不散!钡鹿P時,能真正做到的人卻很少。如何寫出一篇名副其實的散文,以下筆者將從作文教學的角度,提出幾點意見和大家共同探討:
如何做到“神聚”?
無論選用什么文體,文章都得有一個集中鮮明的主題,不能為了形式的新穎,忘記了寫作的根本目的,文體使用出新,構(gòu)思也很別致,讀下來卻不知作者要表達什么意思,這聽起來好像不太可能,卻是同學們在打破自己舊有寫作定式,力圖出新時,常見的毛病。因此散文寫作時切忌“無的放矢”,這個“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神”。動筆之前,文章究竟要寫什么,表達什么,必須成竹在胸,不能邊寫邊縱思,情感噴涌而出,卻是到處流淌,百川不能歸海,成了篇不知所云的“意識流”散文。怎樣才能組織文章時聚神而作呢?不妨注意幾個小點:
圍繞文章主旨選材。散文是一種貼近生活的文學樣式,因此在取材時可選擇的素材很多,這就需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一是把那些真正與話題要求相關,與你本文創(chuàng)作主旨意圖相關的材料從生活中提煉出來。二是散文描寫取神略貌,組織素材時就應注意寫人不求全面周到,敘事不求完整曲折,寫景不求充實細密,而是挑選出最為打動人心,諳合神旨的生活細節(jié)。例如敘事在一般的記敘文中時間、地點、起因、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一應鋪開,但散文似乎不要這么全,就像“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你不必問是哪一天,喝完酒又干什么了一樣;又如寫景,不以豐富悅?cè),而以神韻情調(diào)取勝,很像中國畫的技法,幾個竹節(jié),幾片竹葉,竹子的風貌畢現(xiàn)眼前。“一粒沙里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見天國”,我們要找出創(chuàng)作時所需要的那粒沙,那朵野花。
學會使用標志性的詞句。寫作時不妨開宗明義,用一個標志性的語句點明文章的主旨,讓讀者開篇即明曉你立意所在,也能時刻提醒自己行文時緊扣中心展開。散文創(chuàng)作時線索也很重要。有些散文可以用標明時間遞進,路線轉(zhuǎn)移的句子串起整篇文章,還有些散文可以選擇一些獨特的意象串起文章,比如蕭乾(轉(zhuǎn)載自第一范文網(wǎng)http://www.網(wǎng)址未加載,請保留此標記。)的那枚“棗核”,巴金的那點點“燈光”……
如何拿捏散文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