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原文 有那些爭議

中考語文
2023/3/2
《地震中的父與子》 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在沒人理睬和幫助的情況下,歷盡艱辛,用了38小時,徒手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他幸存的17名同學。
地震中的父與子原文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三十萬人在不到 4 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開始動手挖。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边@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攔住他:“這里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fā)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道:“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但這樣做很危險,請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他挖了八小時,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三十六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三十八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爸爸,真的是你嗎?”
“是我,是我!阿曼達!”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你現(xiàn)在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活著?”
“我們這里有 14 個同學,都活著!
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里有 14 個小孩兒,都活著!快來人!”
50 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出口開辟出來了。
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
“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爭議關(guān)于文中說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沖向他7歲兒子的學校。被質(zhì)疑,事實上1989年,美國洛杉磯沒有發(fā)生地震。還有網(wǎng)友質(zhì)疑,根據(jù)記載,當年的洛杉磯地震發(fā)生于凌晨4時31分,教室里不可能有正在上課的學生。這些存在出處待考證或細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等問題。
課文“假不假”的問題,還要結(jié)合時代性來看。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是“互聯(lián)網(wǎng)原住民”,發(fā)現(xiàn)事實真相不費吹灰之力,面對這些學生,語文教學豈能不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課文改編,鼓勵學生尋找正確答案,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另一方面,對這些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絕不可“自說自話”,而要格外重視學生的接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