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shù)學二次函數(shù)重點知識點

中考數(shù)學
2022/2/6
數(shù)學的函數(shù)是比較重要的部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一下初三數(shù)學二次函數(shù)重點知識點,僅供參考。
1.一般式:y=ax2+bx+c(a,b,c為常數(shù),a≠0),如:y=2x2+3x+4;
2.頂點式:y=a(x-h)2+k(a,h,k為常數(shù),a≠0),如:y=2(x-5)2+3;
3.兩根式:y=a(x-x1)(x-x2)(a≠0,x1,x2是拋物線與x軸兩交點的橫坐標),如:y=2(x-1)(x+3).
注意:任何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頂點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數(shù)都可以寫成交點式,只有拋物線與x軸有交點,即b2-4ac≥0時,拋物線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點式表示.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的這三種形式可以互化。
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特別地,二次函數(shù)(以下稱函數(shù))y=ax+bx+c(a≠0)。
當y=0時,二次函數(shù)為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稱方程),即ax+bx+c=0(a≠0)
此時,函數(shù)圖像與x軸有無交點即方程有無實數(shù)根。
函數(shù)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方程的根。
二次函數(shù)的值域頂點坐標(-b/2a,(4αc-b)/4α)
二次函數(shù)的基本形式為y=ax+bx+c(a≠0)
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上,圖象在頂點上方,所以值域y≥(4ac-b)/4a,即[(4ac-b)/4a,+∞)。
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下,函數(shù)的值域是(-∞,(4ac-b)/4a]
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這時,函數(shù)是偶函數(shù),解析式變形為y=ax+c(a≠0)。
二次函數(shù)的平移規(guī)律口訣加左減右,加上減下。
意思就是當二次函數(shù)寫成下面這個樣子時:
y=a(x+b)+c,只要將y=ax的函數(shù)圖像按以下規(guī)律平移。
0時,圖像向左平移b個單位(加左)。
(2)b<0時,圖像向右平移b個單位(減右)。
0時,圖像向上平移c個單位(加上)。
(4)c<0時,圖像向下平移c個單位(減下)。
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特別地,二次函數(shù)(以下稱函數(shù))y=ax+bx+c。
當y=0時,二次函數(shù)為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稱方程),即ax+bx+c=0。
此時,函數(shù)圖像與x軸有無交點即方程有無實數(shù)根。函數(shù)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方程的根。
0時,y=a(x-h)的圖象可由拋物線y=ax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得到。
當h<0時,則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得到。
0時,將拋物線y=ax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上移動k個單位,就可以得到y(tǒng)=a(x-h)+k的圖象。
0,k<0時,將拋物線y=ax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下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上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下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k的圖象。
因此,研究拋物線y=ax+bx+c(a≠0)的圖象,通過配方,將一般式化為y=a(x-h)+k的形式,可確定其頂點坐標、對稱軸,拋物線的大體位置就很清楚了.這給畫圖象提供了方便。
0時,開口向上,當a<0時開口向下,對稱軸是直線x=-b/2a,頂點坐標是(-b/2a,[4ac-b]/4a)。
0,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減。划攛≥-b/2a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若a<0,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4.拋物線y=ax+bx+c的圖象與坐標軸的交點:
(1)圖象與y軸一定相交,交點坐標為(0,c)。
0,圖象與x軸交于兩點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兩根.這兩點間的距離AB=|x-x|。
當△=0.圖象與x軸只有一個交點;當△<0.圖象與x軸沒有交點.當a>0時,圖象落在x軸的上方,x為任何實數(shù)時,都有y>0;當a<0時,圖象落在x軸的下方,x為任何實數(shù)時,都有y<0。
0(a<0),則當x=-b/2a時,y最小(大)值=(4ac-b)/4a。
頂點的橫坐標,是取得最值時的自變量值,頂點的縱坐標,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1)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經(jīng)過三個已知點或已知x、y的三對對應(yīng)值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一般形式:y=ax+bx+c(a≠0)。
(2)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的頂點坐標或?qū)ΨQ軸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頂點式:y=a(x-h)+k(a≠0)。
(3)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兩根式:y=a(x-x)(x-x)(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