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歷史原因是什么

中考?xì)v史
2022/12/11
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單于打敗,向漢朝稱臣?xì)w附,曾三次進(jìn)長安朝覲天子,并向漢元帝自請為婿。元帝遂選宮女賜予他。昭君到匈奴后,被封為“寧胡閼氏”,象征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
昭君出塞主要內(nèi)容單于得到了這樣年輕美麗的妻子,又高興又激動。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天子又難于失信。據(jù)說元帝回宮后,越想越懊惱,自己后宮有這樣的美女,怎么會沒發(fā)現(xiàn)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yuǎn)不如本人可愛。為什么會畫成這樣呢?原來宮女進(jìn)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
當(dāng)時的畫工毛延壽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貪污勒索的行為不滿意,不愿送禮物,所以毛延壽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為此,元帝極為惱怒,懲辦了毛延壽。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hù)送下,騎著馬,離開了長安。她冒著塞外刺骨的寒風(fēng),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韓邪單于的妻子。
昭君出塞歷史背景北方的匈奴經(jīng)過前代漢軍的連續(xù)打擊,內(nèi)部出現(xiàn)了五單于并立的局面,最終匈奴分裂成為了南北二部。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單于打敗,遂向漢朝稱臣?xì)w附,成為了漢朝的屬國,漢宣帝將其安置在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呼韓邪并三次入朝朝貢。
公元前33年正月,屬國南匈奴首領(lǐng)呼韓邪來長安朝覲天子,以盡藩臣之禮,并自請為婿。元帝遂將宮女王昭君賜給了呼韓邪。
王昭君介紹王昭君(約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huán)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語中沉魚落雁、畫工棄市記載她的生平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