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

中考歷史
2022/2/2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內(nèi)容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陳獨秀出任北大文科學長后,《新青年》編輯部也由上海移到北京,地址在北京池子箭胡同九號(即陳獨秀的家中)。從1918年1月開始,《新青年》由陳獨秀個人主編改為同人刊物。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nóng)等人都參加到編輯部中來并成為主要撰稿人。
這樣以《新青年》為核心,大體形成了一個新的文化陣營。這個陣營的每個成員大都接受了民權、平等思想和達爾文的進化論。這些思想成為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
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大大激發(fā)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wǎng),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神州大地掀起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