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是指什么

中考歷史
2022/2/1
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是指是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北洋政府時期、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接下來看一下與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相關的內容。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年1月到3月)
南京臨時政府是中華民國于1912年1月1日成立后不久由孫中山在南京成立之臨時管治機構,也是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第一個中央政府機構,簡稱臨政。孫中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并改用民國紀年,中華民國正式建國。其存在時間約3個月。
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3月至1928年)
北洋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前期以袁世凱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tǒng)后正式形成。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年至1949年)
南京國民政府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的最高行政機關,統(tǒng)轄全國各地的中央政府,由以蔣介石為核心的中國國民黨建立,寧漢合流后成為中國國民黨政權,1928年東北易幟后成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
民國時期民國時期從1912年元旦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確立我們采用公元紀年。中華民國(1912——1949)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勝國及聯(lián)合國五個主要創(chuàng)始會員國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后,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1949年渡江戰(zhàn)役,解放南京,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新中國成立。
中華民國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近現(xiàn)代重要的時期,對于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產(chǎn)生了深遠和持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