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時間和意義

中考歷史
2022/2/1
辛亥革命發(fā)生于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至1912年2月12日結束。下面小編總結了辛亥革命時間和意義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爆發(fā)時間: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
結束時間:1912年2月12日。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fā)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zhèn)后,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武昌起義勝利后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fā)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歷史意義辛亥革命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為目標,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
正如毛澤東指出的:“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正規(guī)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開始的。”辛亥革命的領袖們,則認識到要救國必須革命,要想救亡圖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權。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