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對銀河系的俗稱叫做

語文知識點
2022/9/22
銀河系(別名銀漢、天河、銀河、星河、天漢等),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云以及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從地球看銀河系呈環(huán)繞天空的銀白色的環(huán)帶?傎|(zhì)量約為太陽的2100億倍 ,隸屬于本星系群,最近的河外星系是距離銀河系4萬2千光年的大犬座矮星系。
天體概述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恒星系統(tǒng),包括1500~4000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云,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黑洞,它的可見總質(zhì)量是太陽質(zhì)量的2100億倍。[1]
在銀河系里大多數(shù)的恒星集中在一個扁球狀的空間范圍內(nèi),扁球的形狀好像鐵餅。扁球體中間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徑約為7000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銀核",四周叫"銀盤"。在銀盤外面有一個更大的球狀區(qū)域,那里恒星少,密度小,被稱為"銀暈",直徑為7萬光年。
過去銀河系被認為與仙女座星系一樣是一個旋渦星系,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銀河系應(yīng)該是一個棒旋星系。
銀河簡介銀河,是指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中國古代又稱天河、河漢、銀漢、星河、星漢、云漢,在歐洲古代古希臘稱為γαλαξα "乳之路"。
銀河在天鷹座與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銀河在天球上勾畫出一條寬窄不一的帶,稱為銀道帶,它的最寬處達30°,最窄處只有4°~5°,平均約20°,這只是銀河系中的一部分。
銀河在中國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漢朝的文獻中就收錄有著名的中國神話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
銀河有多大銀河系(天河或天漢)是太陽系所處的星系。是一個由1,000至4,000多億顆恒星、數(shù)千個星團和星云組成的棒渦星系系統(tǒng),它的直徑約為100,000多光年,中心的厚度約為6,000多光年。銀河系之外也有無數(shù)個星系統(tǒng)稱河外星系。銀河系呈旋渦狀,有4條螺旋狀的旋臂從銀河系中心均勻?qū)ΨQ地延伸出來。銀河系中心和4條旋臂都是恒星密集的地方。從遠處看,銀河系像一個體育鍛煉用的大鐵餅,大鐵餅的直徑有10萬光年,相當于9460800000萬萬公里。中間最厚的部分約3000~6500光年。太陽位于一條叫做獵戶臂的旋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5萬光年。 宇宙中有無數(shù)的星系,我們也處在一個星系中,我們把這個星系命名為“銀河系”,但并不是說它和其它的星系有多么大的差異,它只是一個相當標準相當?shù)湫偷穆菪窍怠?/p>銀河的中心
銀河系(天河或天漢)是太陽系所處的星系。是一個由1,000至4,000多億顆恒星、數(shù)千個星團和星云組成的棒渦星系系統(tǒng),它的直徑約為100,000多光年,中心的厚度約為6,000多光年。銀河系的中心也就是銀河系的自轉(zhuǎn)軸與銀道面的交點,而銀河系的核球即銀核是在人馬星座方向。用赤經(jīng)、赤緯來表示的話,它2000年時在赤經(jīng)17度45.6分,赤緯-29°00′,這一"點"就在伽馬星西北不遠,靠近蛇夫座和天蝎座邊界附近。
射電望遠鏡發(fā)現(xiàn),銀河系中心處有一個很強的射電源,它被命名為人馬座A。
相關(guān)文化中國古代把銀河也叫天河、星河、河漢等。早在先秦時代《莊子-逍遙游》里就有:"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本是指黃河與漢水,后來泛指天上的銀河。
詩人白居易在 《七夕》詩中有:"煙宵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中國現(xiàn)代詩人郭沫若在他的詩中也曾寫道:"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不甚寬廣。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銀河,在中國古典詩文中還有不少有趣的別稱,如:
漢《樂府》詩《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中的"河漢"。
曹操《觀滄!"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中的"星漢"。
陸機《擬明月皎夜光》"招搖西北指,天漢東南傾"中的"天漢"。
杜審言《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中的"絳河"。
李白《月下獨酌》"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中的"云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