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代國君及姓名 歷代皇帝簡介

高中歷史
2022/1/19
宋朝在我國歷史上,也是比較強的一個朝代,但由于各種原因?qū)е铝怂臎]落,小編整理了歷代國君及姓名,來看一下!
宋朝歷代國君和姓名是什么北宋(960——1127)
一、
謚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廟號:太祖
帝名:趙匡胤
輩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歲)
皇考:趙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號:建隆(960——963)乾德(963——968)開寶(968——976)
陵墓:永昌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二、
謚號:至仁應運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廣孝皇帝(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廟號:太宗
帝名:趙匡義(趙光義、趙炅)
輩份:第一代
在位:976——997(21年)
生卒:939——997(58歲)
皇考:趙弘殷第三子
生母:杜氏
年號:太平興國(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
陵墓:永熙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三、
謚號: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廟號:真宗
帝名:趙恒
輩份:第二代
在位:997——1022(25年)
生卒:968——1022(54歲)
皇考:太宗第三子
生母:李氏
年號: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興(1022)
陵墓:永定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四、
謚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廟號:仁宗
帝名:趙禎
輩份:第三代
在位:1022——1063(41年)
生卒:1010——1063(53歲)
皇考:真宗第六子
生母:李氏
年號: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佑(1034——1038)寶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慶歷(1041——1048)皇佑(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佑(1056——1063)
陵墓:永昭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五、
謚號: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圣宣孝皇帝
廟號:英宗
帝名:趙曙(趙宗實)
輩份:第四代
在位:1063——1067(4年)
生卒:1032——1067(35歲)
皇考:太宗子商恭靖王趙元汾子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
生母:任氏
年號:治平(1064——1067)
陵墓:永厚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六、
謚號: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圣孝皇帝
廟號:神宗
帝名:趙頊
輩份:第五代
在位:1067——1085(18年)
生卒:1048——1085(37歲)
皇考:英宗長子
生母:高氏
年號:熙寧(1068——1077)元豐(1078——1085)
陵墓:永裕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七、
謚號:憲元繼道顯德定攻欽文睿武齊圣昭孝皇帝
廟號:哲宗
帝名:趙煦
輩份:第六代
在位:1085——1100(15年)
生卒:1076——1100(24歲)
皇考:神宗第六子
生母:朱氏
年號:元佑(1086——1094)紹圣(1094——1098)元符(1098——1100)
陵墓:永泰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八、
謚號: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慈憲顯孝皇帝
廟號:徽宗
帝名:趙佶
輩份:第六代
在位:1100——1125(25年)
生卒:1082——1135(53歲)
皇考:神宗第十一子
生母:陳氏
年號:建中靖國(1101)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
陵墓: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九、
謚號: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廟號:欽宗
帝名:趙桓
輩份:第七代
在位:1125——1127(2年)
生卒:1100——1161(61歲)
皇考:徽宗長子
生母:王氏
年號:靖康(1126——1127)
陵墓:永獻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南宋(1127——1279)
十、
謚號: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廟號:高宗
帝名:趙構
輩份:第七代
在位:1127——1162(35年)
生卒:1107——1187(80歲)
皇考:徽宗第九子
生母:韋氏
年號:建炎(1127——1130)紹興(1131——1162)
陵墓: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一、
謚號:紹統(tǒng)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廟號:孝宗
帝名:趙昚(趙伯琮、趙瑗、趙瑋)
輩份:第八代
在位:1162——1189(27年)
生卒:1127——1194(67歲)
皇考:太祖少子秦王趙德芳五世孫秀王趙子偁子
生母:張氏
年號:隆興(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
陵墓:永阜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二、
謚號: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圣哲慈孝皇帝
廟號:光宗
帝名:趙敦
輩份:第九代
在位:1189——1194(5年)
生卒:1147——1200(53歲)
皇考:孝宗第三子
生母:郭氏
年號:紹熙(1190——1194)
陵墓:永崇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三、
謚號: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廟號:寧宗
帝名:趙擴
輩份:第十代
在位:1194——1224(30年)
生卒:1168——1224(56歲)
皇考:光宗第二子
生母:李氏
年號:慶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開禧(1205——1207)嘉定(1208——1224)
陵墓:永茂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四、
謚號: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廟號:理宗
帝名:趙昀(趙與莒、趙貴誠)
輩份:第十一代
在位:1224——1264(40年)
生卒:1205——1264(59歲)
皇考:宋太祖的十世孫,山陰尉趙,r子(一說實為史彌遠抱養(yǎng)之民間孩子,無宋室血統(tǒng))
生母:全氏
年號:寶慶(1225——1227)紹定(1228——1233)端平(1234——1236)嘉熙(1237——1240)淳佑(1241——1252)寶佑(1253——1258)開慶(1259)景定(1260——1264)
陵墓:永穆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五、
謚號: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廟號:度宗
帝名:趙禥(趙孟啟、趙孜)
輩份:第十二代
在位:1264——1274(10年)
生卒:1240——1274(34歲)
皇考:理宗弟趙與芮子
生母:黃氏
年號:咸淳(1265——1274)
陵墓:永紹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六、
謚號:孝恭懿圣皇帝
廟號:無
帝名:趙顯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4——1276(2年)
生卒:1271——1323(52歲)
皇考:度宗子
生母:全氏
年號:德佑(1275——1276)
十七、
謚號: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廟號:端宗
帝名:趙昰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6——1278(2年)
生卒:1268——1278(10歲)
皇考:度宗長子
生母:楊氏
年號:景炎(1276——1278)
陵墓:永福陵(今廣東省新會縣南崖山)
十八、
謚號:少帝、幼主、末帝、衛(wèi)王
廟號:無
帝名:趙昺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8——1279(1年)
生卒:1271——1279(8歲)
皇考:度宗子
生母:俞氏
年號:祥興(1278——1279)
宋朝滅亡的原因沒有強大的騎兵
冷兵器時代,沒有強大的騎兵就沒有強大的軍力。宋朝的經(jīng)濟雖然強大,卻一直沒有建立起自己強大的騎兵,就算是抗金英雄岳飛轄下的騎兵也不過三千左右,其他部隊的騎兵就更少了。這種“重步輕騎”的指導思想,讓宋軍在戰(zhàn)場上機動能力很差,時時陷于被動。
對武將不信任
由于宋朝的江山就是后周武將趙匡胤發(fā)動政變而奪取的,所以宋朝統(tǒng)治者非常忌諱武將擁兵自重。為了防范武將威脅其政權,實行了“兵將分離”制度,盡管軍隊過百萬,但卻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種違背軍事原則的屯兵做法,疏遠了官兵關系,降低了指揮能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也大大削弱了戰(zhàn)斗力。這是宋朝軍力孱弱的重要原因。
茍且偷安不思進取
眾所周知,社會經(jīng)濟越發(fā)展,物質(zhì)越豐富,社會的文明程度就越高,人們的私心惰性就會越發(fā)強烈,貪圖享受、精神頹廢就會成為一種社會常態(tài)。清明上河圖描繪的繁華景象,千年后仍讓世人驚嘆不已。
宋朝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造就了一大批中產(chǎn)階級。國難來臨時,他們和精英階層一樣,依然是享樂至上。“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就是那種無視國難、“醉生夢死”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