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開頭的四字成語_秋字開頭寓意好的成語

成語
2022/6/16
秋天來了 一提到秋天
大家是否會(huì)情不自禁的想起來這些成語呢
秋高氣爽、秋風(fēng)蕭瑟、春華秋實(shí)
......
可大家知道這些成語都源自于哪里嘛
下面跟隨小財(cái)?shù)哪_步
讓我們一邊欣賞吉財(cái)?shù)那?/p>
一邊探索這些成語背后的故事
AUTUMN
秋高氣爽
出 處
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 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凈,氣候涼爽宜人。
秋風(fēng)蕭瑟
出 處
曹操《觀滄!罚骸扒镲L(fēng)蕭瑟,洪波涌起!
[ qiū fēng xiāo sè ]
- 1.形容秋天的風(fēng)吹拂樹木發(fā)出的聲音。2.形容秋天悲涼,凄涼的氣氛。
春華秋實(shí)
出 處
《三國(guó)志·魏志·邢颙傳》:“采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shí)!
[chūn huá qiū shí]
- 春天開花,秋天結(jié)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F(xiàn)也比喻學(xué)習(xí)有成果。
紅衰翠減
出 處
宋·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 hóng shuāi cuì jiǎn ]
- 紅:指花;翠:指綠葉。紅花衰敗,綠葉減少。形容春盡花殘或初秋百花凋謝的景象。
望穿秋水
出 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黃昏卸得殘壯罷;窗外西風(fēng)冷透紗。聽蕉聲一陣一陣細(xì)雨下;何處與人閑嗑牙?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
[ wàng chuān qiū shuǐ ]
- 比喻盼望得十分殷切。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 穿:穿透。秋水:眼睛。
望秋先零
出 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松柏之姿,經(jīng)霜猶茂。臣蒲柳之質(zhì),望秋先零,受命之異也。”
[ wàng qiū xiān líng ]
- 零:凋零。望見秋天將到就先凋零了。比喻體質(zhì)弱,經(jīng)不起風(fēng)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桂子飄香
出 處
唐·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 guì zǐ piāo xiāng ]
- 桂花散發(fā)出陣陣香氣。形容中秋節(jié)前后的佳景。
橙黃橘綠
出 處
宋·蘇軾《贈(zèng)劉景文》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shí)。”
[ chéng huáng jú lǜ ]
- 指秋季景物。
一葉知秋
出 處
《淮南子·說山訓(xùn)》:“見一葉落而知?dú)q之將暮!彼巍ぬ聘段匿洝芬迫嗽:“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 yī yè zhī qiū ]
-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將要來了。比喻從事物的某些細(xì)微跡象就預(yù)料到事物的發(fā)展趨向和變化。
西風(fēng)落葉
出 處
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zhǎng)安!
[ xī fēng luò yè ]
- 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趨衰落。
冰壺秋月
出 處
元·劉因《飲仲誠(chéng)輒瓢》詩:“酒中醒境染未識(shí);冰壺秋月昆侖峰!
[ bīng hú qiū yuè ]
-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比喻潔白明凈。多指人的品格。
春生秋殺
出 處
唐·白居易《賀殺賊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臨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載之德,順春生秋殺之令。”
[ chūn shēng qiū shā ]
- 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寒蟬凄切
出 處
晉·陸云《陸清河集·寒蟬賦》:“于是貧居之士,喟爾相與而俱嘆曰:‘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shí)去暮,臨河徘徊!
[ hán chán qī qiè ]
- 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shí),知了發(fā)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diào)。
金風(fēng)玉露
出 處
唐·李商隱《辛未七夕》詩:“由來碧浪銀河畔,可要金風(fēng)玉露時(shí)!
[ jīn fēng yù lù ]
- 泛指秋天的景物。
暗送秋波
出 處
蔡?hào)|藩、許廑父《民國(guó)通俗演義》第一二四回:“對(duì)張(作霖)則暗送秋波;對(duì)曹(錕)尤密切勾結(jié)!
[ àn sòng qiū bō ]
- 原指女子暗中以眉目傳情,F(xiàn)也比喻暗中勾勾搭搭。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