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抒發(fā)了什么之情 作者是誰

中考語文
2023/3/2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壯麗自然奇觀的贊美之情與喜愛之情,《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作者是我國當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全詩辭藻華麗,想象奇特,但是又非常清新生動,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望廬山瀑布》抒發(fā)的情感《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被廬山瀑布落差之大,其壯麗氣勢所震撼,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壯麗景色和鬼斧神工的贊頌,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秀麗山河的欣賞和敬意。
《望廬山瀑布》一共有兩首,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本詩是李白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出游金陵圖中游玩廬山有感而發(fā)所作。該詩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用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刻畫瀑布,將瀑布描寫的雄偉萬千。
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螅扔须鼥V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峰在廬山西北部,因其峰尖圓,狀如博山香爐,加上峰頂終年云霧如香煙繚繞,頗具香爐之神。
這句詩是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色,為瀑布勾勒一幅壯美雋逸的背景圖畫。香爐峰上之山石多為紫褐色,兼有云母頁巖,山頭常年云霧升騰,在陽光的照耀下,云蒸霞蔚,氣象萬千,因此遠遠望去會有“紫煙”繚繞之感。
《望廬山瀑布》作者介紹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于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只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應山。直到天寶元年(742),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京僅兩年半,就賜金放還而去,然后飄蕩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稱“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