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是什么意思

中考語文
2022/11/18
正確的句子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意思是: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這句話出自于南北朝時期《樂府詩集》中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正確的句子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意思是: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這句話出自于南北朝時期《樂府詩集》中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歌》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
《敕勒歌》賞析“敕勒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diào),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疤焖岂窂],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xiàn)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帮L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diào)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shù)概括力極強。
《敕勒歌》創(chuàng)作背景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zhì)樸無華,表現(xiàn)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峨防崭琛纷钤缫婁浻谒喂痪帯稑犯娂分械牡诎耸怼峨s歌謠辭》。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chuàng)作的民歌。它產(chǎn)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后期。
《敕勒歌》出處介紹《樂府詩集》是北宋文學家郭茂倩編撰的上古至唐五代的樂府詩歌總集,成書于北宋時期。全書共一百卷,以輯錄漢魏至唐的樂府詩為主。根據(jù)音樂性質(zhì)的不同,所集作品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等十二大類。
《樂府詩集》是繼《詩經(jīng)》之后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詩歌總集,是現(xiàn)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