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間

中考歷史
2022/2/2
文藝復興是指發(fā)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chǎn)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后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一。
文藝復興的意義:
1、打破了歐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壓下“萬馬齊喑”的局面,促使歐洲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科學實驗精神,它對推動反封建的革命斗爭起了積極作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消滅封建制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
2、文藝復興創(chuàng)造的光輝燦爛的文化,開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文藝復興使文學、藝術獲得了空前的繁榮,孕育了近代資產(chǎn)階級文化。文藝復興促進了科學上的革命,也推動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3、文藝復興在歐洲歷史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歐洲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