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哪三國

中考歷史
2022/2/1
三國指的是指東漢后魏、蜀、吳三國,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
三國是哪三個國魏國
三國時期的魏朝(220年-265年),多稱曹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一國。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退位、篡奪漢室政權,曹魏始建。
蜀國
蜀國(221年-263年),即蜀漢、又稱季漢。魏黃初二年(221年),劉備在四川(蜀地)成都稱帝,續(xù)漢之大統(tǒng),國號“漢”,史稱蜀漢或季漢。
吳國
東吳(229年—280年)即三國時代的吳國,亦稱孫吳。黃龍元年(229年)四月,孫權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是為吳大帝,則東吳也應始于此年。
三國時期代表人物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劉備
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知人善任,有名將關羽、張飛為左右手;自得諸葛亮,信任專一,言聽計從,措施得宜,故能在地狹民少的蜀地,開創(chuàng)與魏、吳鼎立局面 。
孫權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中打下了江東基業(yè)。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lián)盟,并于赤壁之戰(zhàn)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