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湖職微黨課:紅船精神,代代相傳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2021-8-18 15:20:15 文/楊智淵 圖/鄒梓涵
★編者按 ★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開展“銘記光輝歷史 凝聚奮斗力量”主題系列活動,學校舉辦了“百年潮涌踐初心,砥礪奮進新征程”微型黨課大賽,現(xiàn)對部分精品微型黨課進行展播,歡迎大家觀看學習!
第二期: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陳黎黎老師——《紅船精神,代代相傳》。
★主講人信息 ★
陳黎黎,女,藝術設計學院黨員教師、輔導員。榮獲第七屆全省高校微型黨課大賽校內選拔賽一等獎。
★黨課視頻 ★
紅船精神 代代相傳
★黨課手稿 ★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紅船精神 代代相傳
大家好:
我是來自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黨員教師陳黎黎。今天我的宣講題目是《紅船精神 代代相傳》。
“我們黨的全部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我們走的再遠都不能忘了來時的路!
——習近平
今天我的黨課將從以下三個部分來展開:
第一部分“紅船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從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繼續(xù)舉行并勝利閉幕。就是在這條游船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革命的航船,從這里揚帆起航。這條游船也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
建國后:南湖引起了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關注。1959年國慶節(jié),這條仿制的紀念船正式對外展出,之后“紅船”就一直停泊在南湖煙雨樓前湖心島東南岸邊的水面上,向人們展示著當年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生動歷史場景。
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習近平同志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專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向全黨全國全世界宣示了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政治信念。
第二部分“紅船精神”的思想內涵
2005年6月,習近平同志發(fā)表署名為《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的文章,首次概括提煉了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為深刻內涵的“紅船精神”,精準標注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源頭坐標,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更加完整。
“紅船精神”也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隨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共同構成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
第三部分在新的實踐中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
誰都沒有想到,在2020年初,我們迎來了一場病毒生死戰(zhàn),無數的醫(y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義無反顧的奔赴抗疫前線。我校疫情防控小組也及時為外籍教師準備了家庭醫(yī)藥包,用于疫情期間外教及家人的自我防護。同時還教他們關注了浙江外事公眾號以查詢英文版省內疫情播報,并教他們使用購物平臺進行防疫物品的線上采購。對于學校在危急時刻給予的幫助,外教們表達了無比的感激之情,他們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之中,積極參與周邊社區(qū)的疫情防控工作。外籍教師尤里還特別向我們感慨道:他們?yōu)蹩颂m人從小就讀到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共產黨偉大,但這是他們第一次親身感受到這種制度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凝聚力量克服大困難。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浙江省15年間久久為功,扎實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xiāng)村,取得了顯著成效。而在浙江成為鄉(xiāng)村振興標兵的背后,飽含著每一位浙江人的付出與奉獻。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到我們浙江湖州,湖羊養(yǎng)殖的先行者—項繼忠。說起他,熟悉農業(yè)的朋友或許并不陌生,作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創(chuàng)業(yè)者,項繼中思維活躍,十年間從事過七個行業(yè),積累了豐富的創(chuàng)業(yè)經驗。之所以選擇湖羊,一方面是中央1號文件對于農業(yè)的支持,另外一方面來自于市場的迫切需求。作為農民大學生,他于12年成立湖羊養(yǎng)殖合作社,并帶動周邊60多家農戶共同致富,振興湖羊產業(yè)。像老項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黨員,他們始終堅信鄉(xiāng)村振興之路需要像他們這樣的先行者,要有說干就干的拼勁和先富帶后富的決心。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總有人用平凡成就偉大,這些各自奔赴在崗位上的“守船人們”用他們的行動詮釋了當代“紅船精神”的真諦。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是堅守在校園和講臺的守船人,這份“守船”的初心,即使走得再遠,我們也依然會堅定地去靠近它。
結語:
“紅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中國共產黨百年的奮斗史告訴我們,無論過去還是未來,“紅船精神”都永不過時,紅色基因都會代代相傳、生生不息。隨著今天中國步入世界舞臺,承載這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紅船”也必將駛向更廣闊的世界,鑄就更加輝煌的偉業(y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END
來源:黨委組織部
編輯: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