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 愿你不畏嚴寒關,和他們一樣,終迎春日暖!

湖州師范學院
2022-1-10 13:06:26 文/饒陽 圖/樊磊
當新年的霞光普照萬物
治愈嚴冬的冷峭
冰雪中梅花凌寒獨開
迎接著大地新一輪的枯榮
一年中最寒冷的節(jié)氣
——小寒,來了!
漫步在明達路 沉浸在圖書館
忙碌于賽場間 立志在鵠望亭
每個HUZUer的湖師生活均不設限
唯有堅定選擇-奮斗奔赴-收獲綻放
官微【湖師花樣活法】欄目
正式上線
帶你解鎖湖師學子N種花樣生活!
第十二期
走近浙江省海洋競賽特等獎得主
劉宏宇團隊
精心周密籌備
克服重重困難
凝聚團隊力量
積極創(chuàng)新進取
他們一路披荊斬棘
終獲榮耀
01
# 精心籌備 反復推敲 #
在浙江省海洋知識創(chuàng)新競賽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類競賽決賽中,劉宏宇及其小組負責的《海洋小球藻的高效繁育與環(huán)境友好型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研究》作品榮獲特等獎。對于這次獲獎,劉宏宇表示很開心同時也很意外。
浙江省第八屆海洋知識創(chuàng)新競賽由浙江省自然資源廳、浙江省教育廳、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浙江省學生聯(lián)合會主辦。競賽設海洋知識類和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類兩個類別,其中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類賽道由專家文本初評和決賽答辯兩部分組成。
海洋知識類以普及海洋知識為目的,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類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目的。在眾多高校云集的比賽中,劉宏宇及其小組能夠拿獎是十分不易的。單就籌備作品而言就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張忠山老師上課照片
“作品主題是我們上個學期運動會前后定下的,之后一起討論,一直到今年八月份才正式做完。”在王曉梅老師和張忠山老師的指導下,他們逐步明確作品的主題方向,在小組的多次討論后最終確定作品內容。
確定主題后,就開始了作品準備工作。一個作品的成功,總是離不開個人努力、團隊協(xié)作和老師指導。經過不斷的打磨和時間的歷練,作品精而又精。
王曉梅老師手把手地指導經驗不足的劉宏宇團隊,張忠山老師為他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措施。老師們就如海上的燈塔和船帆,為劉宏宇團隊指明方向,加快他們前進的步伐。
在做實驗過程中,隊友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加油打氣,以增強比賽信心,他們互相扶持,最終一起走到了最后。由于平時課程較多,他們只能擠出時間去做實驗,平時隨身帶著電腦查閱各種文獻、收集實驗的有關資料。在暑假期間,劉宏宇團隊也一直待在實驗室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團隊成員的不懈努力下,他們完成了實驗的主要部分。
一直以來,他們不畏困難,攜手攻克實驗中一個又一個的難題,不斷精化作品。是他們的堅持團結,使他們一步一步走近特等獎的位置。
02
# 賽路漫漫 不畏艱難 #
通往成功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要經歷各種各樣的考驗和挑戰(zhàn)。為了實現他們的目標,之前從未養(yǎng)殖過小球藻的劉宏宇團隊,開始著手實驗。然而小球藻的養(yǎng)殖成了一大難題。
△劉宏宇和團隊成員交流
“因為我們以前從來沒有養(yǎng)殖過這種生物,所以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它們出什么意外。我們每天都會去觀察它。在剛開始養(yǎng)藻時,我們每天都會用顯微鏡觀察小球藻的生長情況,前期由于藻密度過低導致顯微鏡下觀察不到小球藻,當時就懷疑自己把小球藻養(yǎng)死了,后來經過每天的觀察才知道是小球藻比較微小,在密度太低的情況下會被忽略掉!
除了養(yǎng)殖過程的困難,劉宏宇團隊還要克服來自外界因素的干擾和挑戰(zhàn)。
比賽方式的改變就是其中之一。受疫情影響,本次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類決賽于11月6日采用了線上匯報、答辯的方式舉行。
雖然之前有過比賽經驗,但這次答辯是劉宏宇的首次答辯,又是通過線上的方式,具體的線上答辯流程也沒有人提前知曉,這對于劉宏宇來說有著十足的挑戰(zhàn)。在比賽前劉宏宇不斷詢問老師關于PPT內容的完整性流暢性,自己也不斷練習。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劉宏宇為了更好地展現出團隊的項目內容,付出不少努力。多少次PPT的修改,多少次賽前的練習,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嚴謹,展示出了自己團隊的風采。
“這次比賽對我們來講競爭壓力還是非常大的。”本次比賽高校云集,包括來自浙江大學等12所院校的15個團隊,競爭十分激烈,對手實力不容小覷。面對其他高校的題目,如浙江大學的《可燃冰試采區(qū)深海地層自主鉆探機器人》項目,劉宏宇感到壓力倍增。
但是面對這種情況,劉宏宇團隊仍舊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懼挑戰(zhàn),所向披靡。
03
# 繼續(xù)深入 著眼現實 #
獎項不能阻止她前進的步伐,劉宏宇并沒有止步于此次的特等獎,現在她和她所在的團隊一道著手于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究。而今他們的計劃書已經大概完成,準備付諸真正的實踐。
基于此作品的主題——繁殖小球藻,利用小球藻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做一個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來促進種子萌發(fā)或者果實的生長,劉宏宇希望將作品真正作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運用到農業(yè)中去。在種植業(yè)中,噴灑稀釋的小球藻提取液,增加產量;運用到種子中,可以加快種子萌發(fā)。目前他們計劃在實驗室進行小球藻的培養(yǎng),之后與農民合作,爭取擴大實驗。
除此之外,在對本項目了解的基礎上,加之王老師與張老師的支持,以及團隊的協(xié)作,劉宏宇決定繼續(xù)把競賽成果運用到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方面,并對此充滿信心。
此次比賽雖暫告段落,但劉宏宇前進的步伐不會停止,她將繼續(xù)帶著作品、帶著努力,為自己、為師院,再創(chuàng)輝煌!
在湖師遇見花樣活法
在未來邂逅精彩人生
萬般熙攘都化清風朗月
四方夢想皆能如愿以償
在湖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
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愿大家能像劉宏宇團隊一樣
不畏艱難 勇于挑戰(zhàn)
獲得屬于自己的榮耀
編輯 | 戚思源
文字 | 毛懌潔 朱夢玲
美工 | 周家輝
責編| 戚詩帆 黃昕愉 樓曉歡
審核| 俞虹 尹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