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聲采訪報道浙外多語種向世界宣講黨史

浙江外國語學院
2021-9-10 10:00:27 文/張梓涵
9月4日浙江之聲的《浙江新聞聯(lián)播》,9月5日《浙廣早新聞》欄目播出報道《浙江外國語學院多語種向世界宣講黨史》,采訪學校多語種宣講團師生,報道多語種宣講黨史的做法與特色。
廣播原文
浙江外國語學院組建多語種宣講團,錄制外語微黨課、拍攝雙語宣講片,創(chuàng)新形式,講好黨史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This is a garden with thousands of lotus in Daciyan Town ... ”
正在用英語介紹杭州建德大慈巖鎮(zhèn)千荷園的是浙江外國語學院英文學院的黃暖同學。通過中英雙語介紹,蓮花亭亭、蓮葉田田的美景,荷葉釀肉、蓮子燉雞的創(chuàng)意美食,躍然眼前。黃暖說,一期短片不到5分鐘,拍攝往往需要一整天,為了找到最合適的表達方式,她經(jīng)常在出發(fā)的車上還在打磨臺詞。
黃暖:我覺得不是很辛苦,因為很快樂,我是杭州人嘛,能為家鄉(xiāng)宣講的話應該是蠻光榮的事情。
浙江外國語學院成立涵蓋13個外語語種的多語種宣講團,100余名師生宣講員發(fā)揮自身語言特長講述黨史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雖然平時拍攝教學視頻早已駕輕就熟,但錄制外語微黨課《“一帶一路”架起中意橋梁》讓意大利語專業(yè)教師馬素文既緊張又興奮,查閱藍皮書、搜索外交部官網(wǎng),遣詞造句力求精益求精。
馬素文:不僅教他們小語種的聽說讀寫能力,更加把我們思政的元素融入到日常的教學當中,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熱情,激發(fā)他們的文化自信、榮譽感。
學校還邀請外教加入宣講團,共同探索跨文化傳播的最優(yōu)解。葡萄牙語巴西籍外教施若杰已經(jīng)在中國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曾參與翻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葡語版)》,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通”。
施若杰:只要有良好的目的、知識和誠意,我們可以在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間建立牢固且互利的關(guān)系,從而有助于建立一個更加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中文翻譯內(nèi)容)
目前,學校已經(jīng)上線了13期多語種微黨課,從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旅法、旅俄,講到紅軍長征、改革開放、共同抗疫;《探美鄉(xiāng)村》系列雙語宣講片正在拍攝中,講述浙江眾多美麗鄉(xiāng)村奔向共同富裕的故事。
學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毛振華:通過這種方式培養(yǎng)一批熟悉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寬廣的國際視野的、能夠熟練運用外語出色講好中國故事的、高素質(zhì)跨文化傳播人才。我們不僅能講好故事,而且能夠講到外國人能夠聽懂我們的故事,讓更多的人能很客觀地了解我們中國的發(fā)展,了解我們浙江的發(fā)展。
浙江之聲記者解梓笛
往期內(nèi)容
浙外多語種宣講團上新|上場吧 00后talker郎語璐
點擊查看
浙外多語種宣講團上新|浙外小姐姐英文推介建德荷花產(chǎn)業(yè)
點擊查看
浙外多語種宣講團探美浙江,講好浙江故事
點擊查看
來源 | 宣傳部
排版、校對 | 呂政漢(西語學院)
編輯 | 岑盈盈
終審 | 張佩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