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云南疾控發(fā)布重要提示

德宏職業(yè)學院
2021-9-06 18:25:02 文/唐風 圖/杜雨婷
近日
云南疾控發(fā)布9月防病提示
秋蚊猛于虎,警惕登革熱
詳情如下:
“云南疾控”微信公眾號截圖↑
秋天到,
俗話說:秋蚊猛于虎
而蚊蟲叮咬,
是蟲媒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渠道。
要尤其注意其中之一:
登革熱
什么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jīng)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以發(fā)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傳染病,通常在夏秋季節(jié)高發(fā)。登革熱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預后良好,病死率較低。
傳播途徑
登革熱是一種傳染病,但并不會直接從人傳染給人,而是通過蚊子的叮咬進行傳播。傳播登革熱的媒介是伊蚊,屬于中小型黑色蚊種,有銀白色斑紋,主要在白天活動并吸血,多出現(xiàn)于上午7-9點和下午5點左右。
人體被帶有登革熱病毒的伊蚊叮咬后,登革熱病毒就會隨著伊蚊的唾液進入人體,從而使人感染登革熱。
蚊蟲叮咬后 出現(xiàn)以下癥狀要警惕
突發(fā)高熱:一兩天內(nèi)體溫升高到39℃至40℃,常持續(xù)一周不退。
三痛: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jié)和骨骼痛。
皮疹:臉部、頸部、胸部及四肢皮膚出現(xiàn)紅色皮疹或出血疹,發(fā)癢,不掉皮。
出血:可出現(xiàn)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皮膚瘀點、牙齦出血、胃腸道出血、血尿等。
注意
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預防登革熱。登革熱治療也無特效療法,只能對癥治療。因此,預防登革熱最主要的措施是防蚊和滅蚊,切斷傳染登革熱病毒的源頭。
預防措施
防蚊滅蚊
(一)防止積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1.水生植物定期3-5天換水,并注意清洗根須。
2.飲用水缸或其他飲用水容器要加蓋,每5-7天換水1次,不能定期換水的可放養(yǎng)食蚊魚等,水井要加蓋。
3.冰箱底部的水盤應每星期清理一次。
4.浴室、衛(wèi)生間儲水桶、缸等每5-7天清理換水一次。
5.廢輪胎要存放室內(nèi)或避雨的場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嚴密遮蓋,不積雨水。必要時可用殺蟲劑噴殺成蚊,并在輪胎內(nèi)施放馬拉硫磷、雙硫磷等殺幼劑。
6.屋檐排水槽堵塞積水要定期清理。
7.家禽、家畜與鳥類飲用水槽要每天清理。
8.清除周圍廢棄的盆、罐、瓶等容器,暫時閑置未用的應當逐一翻轉(zhuǎn)倒放。
9.將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積水。
(二)加強個人防護
1.到登革熱流行區(qū)旅游或生活,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在皮膚裸露部位涂抹蚊蟲驅(qū)避藥物。
2.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垃圾站等戶外陰暗處逗留,尤其在蚊子活動高峰期。
3.家庭可安裝蚊帳、紗窗、紗門等,適時使用蚊香、電蚊拍、防蚊燈等裝備。
4.在家里使用殺蟲劑滅蚊時,應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shù)姆至,避免兒童接觸。
5.登革熱的發(fā)病癥狀與感冒、流感等比較相似,因此病人如果懷疑自己被蚊子叮咬,或者有南美、非洲、東南亞地區(qū)的外出旅游史,應及時到醫(yī)院的發(fā)熱門診就醫(yī),并主動告知近期外出旅行史。
文章來源:“云南疾控”微信公眾號
校對 | 編輯 :江海濱、劉常廳
審核:陳 敏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