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云財共成長07 | 兩次親歷“兩場硬仗一起打”的教學評估

云南財經大學
2021-11-10 18:31:38 文/潘若熙 圖/陳軍
講述人
姚大金 教授
四川達州人。1964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會計學專業(yè),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國務院原第六機械工業(yè)部國營第5022廠工作,任宣傳部副部長。1982年3月調入云南財貿學院任教,歷任教研室主任、科研處副處長,教務處副處長、處長,財政稅務系主任兼黨總支書記。1996年11月至1998年12月任云南財貿學院副院長,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任云南財貿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我與云財共成長
1996年至2005年,恰逢我國第九個和第十個五年計劃時期,我在學校領導班子中工作了差不多十年時間。其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經歷了兩次關乎我校發(fā)展前途命運的教學評估,且每次評估都是“兩場硬仗一起打”。
第一次評估是1996年開始啟動的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當年4月,國家教委(現教育部)將我校正式列為全國第二批評估學校。合格評估又稱鑒定評估,是國家對普通高等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和基本教學質量的一種認可制度,由國家教委統(tǒng)一組織實施。評估指標體系由3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和34個三級指標構成,許多指標都有嚴格的量化考核標準?己私Y果分為合格、暫緩通過和不合格三類。評估合格的學校由國家教委公布名單并頒發(fā)合格證書;評估為“暫緩通過”的學校,需限期**并重新接受評估鑒定;評估不合格的學校,由國家教委區(qū)別不同情況,責令限期整頓,停止招生或者停辦。
與合格評估同時進行的另一場硬仗是爭取碩士學位授予權。按照當時的規(guī)定,要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必須接受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新增碩士點兩類評審,前者四年評審一次,后者兩年評審一次,均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統(tǒng)一組織,只有通過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的評審,才能申請碩士點的評審。按照規(guī)定,新建本科院校必須經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并且評估結論為“合格”,才有資格申請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按照上級安排,我校定于1998年上半年接受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而上個世紀最后一次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評審也是1998年。若按此安排,我們將與1998年的碩士點申報失之交臂。學校黨委經過認真研究,以極大的勇氣和魄力,果斷決策背水一戰(zhàn),主動向國家教委申請?zhí)崆坝?997年進行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因為同批次參加評估的有300多所大學,其中財經類院校有12所,好幾所大學都一再申請推遲評審。1997年6月15日至21日,國家教委高教司在云南景洪召開經濟類院校教學改革工作會,會議即將結束時,高教司財經政法處負責人召集12所被評估學校領導和教務處長開會,專題研究教學合格評估問題。當我在會上提出要求提前參加評估時,大家都驚呆了。
當晚,有幾位院(校)長跑到我的住處好言相勸,“不要去冒那么大的風險,碩士點晚幾年申報沒有關系,要是評估不合格,你將成為過街的老鼠!边有一位老同志“罵”我是“傻瓜”。
教育部財經政法處朱處長建議我們慎重考慮。我向關心學校發(fā)展的領導們深表謝意并表示,提前接受評估的決心已下,不再改變。
對于學校而言,提前到1997年進行的合格評估絕對是一場“生死之戰(zhàn)”——本科教學時間短、發(fā)展基礎薄弱、教職工的認識難以統(tǒng)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通過會上會下思想發(fā)動,對照指標體系找差距定措施,扎扎實實地進行建設,“迎評促建,建我財院”很快成為大家的共識。
今天回憶起來,用“拼命”兩個字來形容當年教職工迎評促建的精神面貌,一點也不夸張。所有云財人個個鉚足了勁,人人為迎評促建奮戰(zhàn)。寒暑假不放假,休息天不休息,大家毫無怨言。因公負傷,累倒住院的有之。脫掉一層皮,掉下幾斤肉的大有人在。當年我剛50歲出頭,有一次差一點暈倒在會議室,因為實在是太累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10月21日至11月8日,國家教委9名專家進駐學校進行為期一個多星期的實地考察評估。1998年4月,國家教育部正式下文,我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結論為“合格”。同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16次會議正式批準我校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金融學(含保險)和企業(yè)管理兩個學科從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校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具有碩士生招生資格的省屬財經院校。
合格評估和碩士點申報雙戰(zhàn)告捷,全校師生員工群情振奮。1997 年,應該在云南財經大學的歷史上濃墨重彩地記上一筆。
第二次評估是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從2002年開始,教育部決定將原來的合格評估、優(yōu)秀評估和隨機性水平評估合而為一,統(tǒng)稱為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其指標體系由7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外加一個單獨的“特色項目”構成。評估的結論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個等級。與合格評估一樣,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同樣是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綜合考核。
根據教育部的統(tǒng)一部署,云南省教育廳決定我校參加2006年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2 年11月,學校成立由我擔任組長的迎評促建領導小組,開始各項準備工作。學校確定的目標是“爭優(yōu)保良”,當時,相當一部分同志認為目標定得太高,希望降低目標,留點余地,但學校領導始終堅持既定奮斗目標,絲毫也沒讓步。這次評估的迎評時間長達4年,準備比較充分。按照總體方案,全部過程分為5個階段有序推進,我在退休前3年參與了3個階段的工作。2006 年11月,教育部專家組入校實地考察評估,后教育部發(fā)文,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結論為“優(yōu)秀”。
與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同時進行的是云南財貿學院更名為云南財經大學。按照當時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大學在辦學規(guī)模、學科專業(yè)布局、專任教師以及科研等方面都比學院有高得多的要求。也就是說,更名為大學后,學校的整體辦學實力和社會地位都會上一個大臺階。
2004年6月,我校正式向省政府和教育部遞交了學校更名的報告。2005年11月7日,我主持召開了任期內最后一次中層干部會議,專題安排部署教育部專家組入校進行更名考察的相關工作。11 月23日,全國高校設置評審委員會專家組一行6人抵達我校,進行更名實地考察評議。
2006年2月,教育部正式下文,批準我校更名為云南財經大學。一所辦學條件完善、規(guī)模結構合理、學科優(yōu)勢明顯、辦學特色鮮明、綜合實力較強、質量效益較高的財經類大學由此屹立在云嶺大地。
到2005年,學校占地面積由建院初期的87畝擴大到686畝,建筑面積擴大到63萬平方米。在校本科生人數從1996年不足3000人發(fā)展到1.1萬余人,碩士研究生近400人。學科專業(yè)布局更加完善合理,到2005年,擁有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本科專業(yè)由1981年的4個發(fā)展到27個。全校教職工1291人,專任教師781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364人、中級職稱教師29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從無到有達124人?蒲泄ぷ魅〉弥卮筮M展,涌現出一批高水平的學術論文、高級別的研究課題和高層次的獲獎科研成果。
2001年9月學校50周年校慶,我特地撰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育人為本,質量第一,前進有方向”,下聯是“教學立校,科研強校,發(fā)展無止境”。這幅對聯基本上體現了我對辦大學的一些基本思路。
我記得50周年校慶慶典是在足球場上進行的,當年場地上空懸掛的巨幅標語中,有三條最為醒目,“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學校辦學理念的核心內容是育人為本,這里的“人”指的當然是學生。我想,學生是學校生存之本,沒有學生就沒有學校;學生是學校發(fā)展之本,學校因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學生而發(fā)展;學生是未來社會之本,未來社會都是學生的天下。
今年,學校迎來了70華誕,作為在這里工作生活了40年的老同志,我親眼見證了她的成長壯大,衷心祝愿她越辦越好,越來越強大!
往期閱讀:
我與云財共成長01 | 從圖書館到學報,一路走來一路見證
我與云財共成長02 | 守護云財三十余載,有幸見證學校一路發(fā)展
我與云財共成長03 | 與云財的不期而遇,讓我實現人生轉變
我與云財共成長04 | 從學生到老師,我們一同成長
我與云財共成長05 | 在母校的成長經歷為我們的創(chuàng)業(yè)沉淀了力量
我與云財共成長06 | 教學相長,將論文寫在課堂上
文字整理 |崔競予 楊知時 張莉 段文其
圖片 | 修齊
歷史圖片及學校發(fā)展相關數據來源于校史館
封面圖 | 段文其
排版 | 馬冰伶
欄目編輯 | 張振宇
編輯 | 吳炳昕
實習編輯 | 張雅萍 徐培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