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評述 | 見微知著,如何看待娛樂圈亂象叢生的現(xiàn)狀

懂說藝考
2022-9-15 10:26:25 文/饒陽 圖/賀詩琪
今年來娛樂圈頻頻出大瓜,“實錘”面前,一些“頂流”、藝人、偶像令人大跌眼界,紛紛跌下神壇。面對公眾人物違法亂紀的顯現(xiàn),我們該從哪些角度進行評述呢?
事件背景:
據(jù)“平安北京”消息,北京警方在偵破一起違法犯罪案件中,將演員李某某查獲,該人對多次嫖娼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其已被依法予以行政拘留。經(jīng)相關部門核實,演員李某某系李易峰。
學術造假、非法代孕、偷稅漏稅……近年來,公眾人物違法亂紀現(xiàn)象數(shù)見不鮮,這種現(xiàn)象你怎么看?
真題回顧:
近幾年關于明星相關的話題總是被提及,在藝考即評當中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
1、你認為偶像應該具備什么?( 2022南京傳媒學院即評真題)
2、如何看待劣跡藝人?(2022年廣東省播音聯(lián)考真題)
3、 明星出軌、嫖娼、私生活、吸煙,不少網(wǎng)友對此有很大的討論,談談你對“明星道德倫理評判應該更加苛刻”的看法?(2022山東藝術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即評真題)
角度1
享受名利,更應承擔社會責任
近年來,明星觸犯法律的事件屢屢發(fā)生,萬人追捧的頂流偶像一朝跌落“神壇”,亂象令人瞠目。
如今的文化娛樂界,新偶像層出不窮,一些年輕藝人只享受著陡然到來的名利,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公眾人物之后應該如何對公眾負責。
“聚光燈”效應為公眾人物帶來非同尋常的光環(huán),相應地,其應該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言行有度,表里如一。
“公眾人物”不應只活在影視作品當中,更應該立足于這個時代,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他們理應在獲得回報的同時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這是義務也是責任。
角度2
抵制“劣跡藝人”,堅守法律底線
早在2014年,廣電總局就下發(fā)了“封殺劣跡藝人”的相關通知。近年來,“清朗”“凈網(wǎng)”等專項整治行動也將違法失德藝人作為整治對象。
個別藝人違法失德,被民眾唾棄,被“封殺”,也正是民眾“期待”下的反噬,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而一些劣跡藝人“復出”之心不死,以微信公眾號、直播、小型演出等形式嘗試復出。
且不說藝人這一職業(yè)的特殊性,任何公民都應該遵紀守法,法律是公平公正公開的,不應該在任何人,任何職業(yè)的加持下發(fā)生改變。
我們作為受眾,也應該堅守道德法律的底線,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做“無腦”粉絲,堅決抵制劣跡藝人的復出。凈化娛樂圈風氣,勢在必行。
角度3
反對唯流量論,提升娛樂圈門檻
互聯(lián)網(wǎng)和偶像文化緊密結(jié)合的快銷文化,深刻改變了文娛領域的原有生態(tài)。
評價明星偶像的標準由文藝作品轉(zhuǎn)變成為流量和數(shù)據(jù)。尤其是偶像養(yǎng)成類節(jié)目,紛紛將粉星關系由“追星”變成了“捧星”,通過應援、打投、互動社交不斷對粉絲進行收割;刺激粉絲瘋狂打投,從而攫取更大經(jīng)濟利益。
這不僅滋生了“倒牛奶”事件、群體社交“互撕”、“粉絲機鬧”等“飯圈”亂象,同時也導致文娛作品質(zhì)量低下,熒屏之下的”畸形審美、“摳圖”演出、以所謂頂級流量而拿天價片酬,形成了錯誤導向,污染了文娛領域生態(tài)。
究其根本,都是急功近利下的失德失范。這就要求各大造星公司認真審視造星目標和造星標準了,有關部門加強監(jiān)管。
必須將崇德尚藝擺在首位,將德藝雙馨的演員明星不斷挖掘出來,奉獻出更多更高質(zhì)量的文藝作品。
角度4
樹立正確價值觀畸形追星要不得
一段時間以來,“飯圈”亂象愈演愈烈,粉絲互撕謾罵、侮辱誹謗、造謠攻擊、惡意營銷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更有甚者,為劣跡藝人強行洗白,畸形“飯圈”,非治不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追星本無過錯,應適當把握好追星的“度”。
我們不應唯顏值論,這不僅造成了社會審美畸形,更容易忽視了個人能力和素質(zhì)的提升。這種追星毫無營養(yǎng),很難給個人帶來正面的積極地影響。
我們應該多關注新時代在崗位上默默付出奉獻的時代楷模,他們作為正能量偶像,時刻鞭策自己,踏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理智追星,與偶像一起在成長路上相伴同行!做最好的自己,也去遇見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