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干貨|藝考生該如何彌補閱片量?

懂說藝考
2021-9-12 13:16:23 文/趙天宇 圖/劉心遠
不論處在哪個階段
總有這樣一個問題困擾著藝考生們
就是閱片量不夠
而且電影史浩如煙海
一部一部看完真的沒有時間
那么,作為一名藝考生
到底該看哪些電影呢?
補充閱片量有哪些誤區(qū)呢?
湃老師一次性全部告訴你!
藝考生必看的電影有哪些?
有哪些電影是身為一名藝考生一定要看的嗎?
有!
很簡單,打開你的豆瓣APP,按照評價分數(shù)進行篩選,你就會看到大家老生常談的“豆瓣Top250”高分電影,這些影片都是經(jīng)過時間沉淀下來的優(yōu)質影片,如果你是全部都看完并且有了深刻了解之后,不敢說你的影評和面試一定沒問題了,但是你的閱片量和藝術素養(yǎng)也會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有的同學會說:“老師,我高三才開始學藝考,沒有那么多時間看那么多部電影該咋辦?”沒關系,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全部看完250部電影的話,首先把電影分類,第一大類:國外、國內;第二大類:按照影片類型進行歸類,例如戰(zhàn)爭、愛情、家庭等等。這250部電影按照這樣的分類排列,每個類型起碼看完5部,這樣的話對于各類型電影的基本閱片構架就搭建好了。
不過,只要有時間,能多看就多看哦~
有哪些看電影的思路?
除了必備的250部電影之外,有的同學問:老師,我看電影都是亂的,想起哪部就看哪部,沒有辦法穿成線、連成片啊。以下幾種思路或許可以幫助到你:
1、按照類型閱片
還是以豆瓣為載體,可以點開任一類型電影,比如戰(zhàn)爭片,按照評分從高往低看。這樣一來,同類型電影中的不同年代、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電影都可以相互進行類比和思考,并且在考場上提到某類影片你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引經(jīng)據(jù)典,類比闡述。
2、按照導演閱片
這一思路很適合有了一定閱片基礎,想要對于某一導演的影片進行深入研究的考生。以張藝謀導演為例,按照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的早晚時間進行閱片,從第一部電影《紅高粱》一直看到《懸崖之上》,這樣的觀影思路對于導演的影片風格變化、主題題材選擇、個人成長的理解都十分有幫助。自己也可以嘗試著根據(jù)影片去歸納出導演的風格變化特點,以此作為自己的獨特觀點。
3、按照熱度閱片
這里所說的熱度,可不是流量哦!這里指的是每年新上映的影片熱度。也就是說要時刻關注每年新上映的電影!要知道,每年都會有一大批國內外的優(yōu)秀新電影上映,而每年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重大節(jié)日檔期往往都是好片扎堆上映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時刻關注每年上新的電影,往往在當年的藝考中會作為最新考題出現(xiàn)哦!
看電影時的幾個誤區(qū)
1、看的電影是不是越冷門越好?
很多夢想考名校的學生,往往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qū):考名校聊的電影一定都是冷門的!別人看不懂的!
非也非也,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原因,之所以有很多考上名校的藝考生會在考場上聊一些冷門電影,是因為常見的、或者熟知的電影他們基本上都已經(jīng)看完了,并且對于某種電影風格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觀,所以才會著力于發(fā)掘一些自己喜歡的小眾電影。
而對于大多數(shù)藝考生來說,知識沉淀和觀念的獨特性還遠遠達不到要求,只貪圖一個冷門和小眾,往往會在考場上露怯。所以,慢慢來,先從基本的知識積累開始,不要妄圖一步登天哦!
2、“一分鐘看電影”不香嗎?
在短視頻如此風靡的今天,抖音、B站很多博主都在做“一分鐘看懂XXX”,很多同學也熱衷于此,認為自己花了很短的時間看完一部電影,不香嗎?
湃老師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不香,而且風險性很大。目前大多數(shù)速看電影博主的視頻無非就是講解劇情和表達觀點,那么,通常兩三個小時的影片用10分鐘來講劇情,有多少細節(jié)你看不到?電影博主發(fā)表的評論,是你自己獨特的感悟嗎?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電影更是如此,身為藝考生,一定要習慣于獨立思考,對于一部電影,你自己獨立的觀點才是最寶貴的,這也是院?荚囘x拔學生的基本原則。
話說回來,不是說這類視頻就完全沒有作用,同學們可以在看完一部影片之后,再去看知名博主的解讀視頻,這樣可以產生自己的獨立思考之后,受到更多的啟發(fā)和觀點,對于大家是很有幫助的哦!
▼
總而言之,補充閱片量不能著急
要有條理、有思路地來
不能一口氣吃個胖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