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出艙,英雄凱旋!

天津商務職業(yè)學院
2021-9-19 20:31:43 文/潘若熙 圖/賀詩琪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
北京時間2021年9月17日13時34分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
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
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安全順利出艙
身體狀態(tài)良好
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是東風著陸場
首次執(zhí)行載人飛船搜索回收任務
12時43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發(fā)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此后,飛船返回制動發(fā)動機點火,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返回艙成功著陸后,擔負搜救回收任務的搜救分隊第一時間抵達著陸現(xiàn)場,返回艙艙門打開后,醫(yī)監(jiān)醫(y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身體健康。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于6月17日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隨后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駐留,在軌飛行期間進行了2次航天員出艙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在軌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為后續(xù)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劉伯明說:
“這個生日我終生難忘。
以后,我們會飛得更遠、更久
會將外太空更美的風景帶給億萬華夏兒女!”
01:28
“出差三人組”安全回家要闖過哪些關?
完成任務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分離前,航天員乘組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間站組合體狀態(tài)設置、實驗數(shù)據(jù)整理下傳、留軌物資清理轉運等撤離前各項工作。
16日13時38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繞飛及徑向交會試驗,成功驗證了徑向交會技術,為后續(xù)載人飛行任務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刷新紀錄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
回家之路
回家之旅,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經歷怎樣的考驗?
簡單來說,飛船返回地面是飛船脫離原來的飛行軌道,沿一條下降的軌道再入地球大氣層,通過與空氣摩擦減速,安全降落到地面上的過程。與以往的歷次載人航天任務一樣,神舟十二號飛船也將經歷制動減速、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開傘著陸四個階段最終返回地球。
上?臻g推進研究所專家表示,返回前,飛船首先要調整姿態(tài),使飛船在水平方向逆時針轉動90°,由軌道艙在前、返回艙居中、推進艙在后的狀態(tài)變?yōu)闄M向飛行狀態(tài),這是飛船的第一次調姿。
緊接著,軌道艙與返回艙以每秒1到2米的相對速度分離,這就是軌道艙分離。此時,飛船變成了推進艙和返回艙的組合體。兩艙組合體繼續(xù)逆時針轉過90°,變成推進艙在前、返回艙在后的飛行狀態(tài),同時再調整俯仰角達到制動要求,這是飛船的第二次調姿。
這時,飛船推進艙推進系統(tǒng)的制動發(fā)動機點火工作,產生與飛船飛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飛船飛行速度降低,從而脫離原飛行軌道進入返回軌道,這個制動過程可比喻為“剎車”。
隨后,返回艙與推進艙組合體就以無動力飛行狀態(tài)自由下降。
距離地面140多公里時,推進艙和返回艙將進行分離,推進艙會隨著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而被燒毀,返回艙將繼續(xù)下降,并建立正確的再入姿態(tài)角(速度方向與當?shù)厮矫娴膴A角)。
推進艙與返回艙分離
專家表示,返回艙建立正確的再入姿態(tài)角至關重要,這個角度必須精確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如果角度太小,飛船將從大氣層邊緣擦過而不能返回;如果角度太大,飛船返回速度過快,將像流星一樣在大氣層中被燒毀,因此需要返回艙推進子系統(tǒng)準確工作,確保飛船安全準確返回再入大氣層。
大約在距地100千米時,開始再入大氣層。返回艙以7.9千米/秒的速度再入大氣層時,會與大氣產生劇烈摩擦,使返回艙變成了閃光的火球,周圍產生的等離子氣體層,屏蔽了電磁波,這時返回艙表面和大氣層摩擦形成“黑障”,直到距離地球約40千米處時黑障消失,重新與地面恢復聯(lián)系。
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時猶如一個火球
一路向下飛行!
當返回艙降至離地面約10公里時,飛船速度已降至330米/秒以下,便進入最后開傘著陸階段。此時,回收著陸系統(tǒng)開始工作,彈出傘艙蓋,連續(xù)完成拉出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飛船開始緩緩下降。降至距地面約5.5千米時,還要拋掉返回艙的防熱大底,以便露出返回艙底部的反推發(fā)動機。
開傘著陸段模擬圖
行進至距地面1米左右時,4臺反推發(fā)動機點火,與地面形成一個反推力,使飛船降至約2米/秒的速度,從而保證航天員著陸時的安全。
當返回艙落地后,等候多時的立體式搜索救援分隊將火速通過各種手段發(fā)現(xiàn)落點,并第一時間達到,協(xié)助航天員出艙。
到家之后
落地后,“出差三人組”需參照三級隔離制度進行隔離。
對此,“航天員總教頭”黃偉芬表示,航天員回地球后隔離和新冠沒關系:“航天器艙內的環(huán)境,我們控制得很好,但因長期飛行,航天員的免疫力等方面會有變化。采取隔離措施是對航天員的保護!
01:10
太空出差90天是種什么體驗?
讓我們一起回顧
“出差三人組”的
這份差旅日志!
↓↓
歡迎航天英雄們回家!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