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 榜樣】2021年天津市青馬班學員劉天賜:戎裝雖退卻,軍魂仍閃耀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
2021-12-14 19:27:26 文/張磊 圖/韓冬
近日,2021年天津市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培訓班公布了學員名單,我校機械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1811班學生劉天賜光榮在冊。
劉天賜,2016年考入天職師大,2017年參軍入伍,2019年退伍復學。生活中的劉天賜熱心、熱情,經歷過軍旅生活的他,身上總是有著軍人的作風。
2021年7月20日,正在給2020級學生帶訓的間隙,機械工程學院的帶訓教官劉天賜就看到了河南多地暴雨致災的新聞。他先是一愣,隨后心就跟著揪起來了!皵y手共進,共渡難關,河南加油!”軍訓場上回蕩著響亮的口號聲,一個想法也在他的心底生根發(fā)芽。于是,2021年7月24日晚,開往新鄉(xiāng)的火車上多了這位剛剛結束軍訓教官任務的大學生,他和學校的其他5名學生成為了逆行的抗洪“六兄弟”。
到達新鄉(xiāng)已是深夜,但救援工作仍舊如火如荼。憑借著兩年義務兵役經歷和抗疫志愿服務經歷,劉天賜立即投入到物資搬運任務中。14天軍訓的辛苦,幾個小時的旅途辛勞都不翼而飛,“只要我搬得快一點再快一點,鄉(xiāng)親們就能早一點有水喝、有飯吃”,他心里想著。第二天,劉天賜又主動請纓加入救援隊前往救災一線,搭載的沖鋒舟一路駛過淹沒的公路、玉米地和房屋,到達救援點時,劉天賜看到了被困群眾臉上的驚喜和眼里的光!斑h處有一個大哥帶著五六歲男孩兒在旁邊焦急地等著,他可能覺得前面的人太多輪不到自己,便不敢上前。當我伸手去接孩子的時候,這個男子漢眼含淚水卻愣住了,我沖他招呼了好幾次,他才敢相信我是要接他的兒子,帶著不可思議的感動把孩子遞了過來?粗鴽_鋒舟上懵懂又害怕的孩子們,惟愿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新鄉(xiāng)救援告一段落,“六兄弟”陸續(xù)返程,可有的還沒到家,他們就又聽說了河南省鶴壁市?h汛情緊急,劉天賜又做出了“二戰(zhàn)”河南鶴壁的決定。說好的開學見,變成了6人在鶴壁?h的提前相見。剛到就遇到了短時間大風和強降雨,一路倒下的樹木、房屋讓抗洪搶險變成了“抗震救災”,劉天賜和兄弟們立刻跑步到村里救援被困百姓。在災區(qū),各級黨組織設立很多的安置點為百姓們提供生活和醫(yī)療保障,門口飄揚的黨旗就是信號——“這里很安全!”一位受助的老大娘知道了他們是天津來的退伍大學生志愿者,和他們念叨,“共產黨好啊!”
作為退伍軍人,劉天賜始終堅持“不怕苦不怕累,流血流汗不流淚”的信條。但百姓們的一言一行總是讓他破防。后勤保障人員特意為晚歸的他們留下速食雞胸肉,陌生百姓深夜送來的豐盛加餐,讓他哽咽到無法下咽;路人向他們豎起的大拇指,小女孩奶聲奶氣的“你真棒!”,都讓這個男孩紅了臉也紅了眼眶;曾在邊防服役的武警大哥向他們深深鞠躬,隔離點醫(yī)護人員稱他們?yōu)椤昂幽暇仍挠⑿邸。劉天賜,微薄之力卻得到這樣的盛贊,確實慚愧。每一個中國人都很偉大!無論是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還是這次眾志成城抗洪救災,全國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爭分奪秒的救治,愛心涌動的互助,是每一個普通人的默默奉獻共同筑就了這份“偉大”。
一聲“到”,一生到!兩年軍旅,一生為國。像劉天賜一樣的天職師大青年學子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用忠誠奉獻詮釋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風采與擔當,用青春力量守護江河安瀾、人民安寧,彰顯了“戎裝雖退卻,軍魂仍閃耀”的家國擔當。
來源 | 機械工程學院
編輯 | 張玉龍
責編 | 李碩
審校|戚霄
監(jiān)制| 任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