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這些好書,讀懂川外成都學院老師的譯者匠心

川外成都學院
2021-10-01 18:52:45 文/張梓涵 圖/龔智宇
今日關(guān)鍵詞
國際翻譯日
【全文3556字 17張圖 閱讀時間約為10分鐘】
本周,我們將迎來“9.30國際翻譯日”
一個與外語人息息相關(guān)的日子
作為四川省唯一的專業(yè)外國語高校
我們的教師隊伍“藏龍臥虎”
▼
他們是學識淵博、敬業(yè)愛生的寶藏老師
亦是專業(yè)扎實,在翻譯領(lǐng)域躬耕多年的譯者
保持一顆譯心
以外語為舟,以筆墨為槳
幫助讀者抵達文明互鑒、文化交融的彼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
六位老師翻譯書籍的故事吧
吳婭蕾
副教授,亞非語言學院朝鮮語專業(yè)教師。
translate
畢業(yè)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從教12年,主要教授朝鮮語口語等課程。
我校2020-2021學年教學名師(中青年教學骨干),先后榮獲我校“優(yōu)秀教職工”“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主持和參與《朝鮮語口語實踐教學方案設(shè)計》等四項校級科研項目,并發(fā)表多篇科研論文。
積極投身韓語書籍漢譯工作,目前已獨立翻譯出版13部譯著。代表作有《沒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韓]Jedit);《設(shè)計那些事兒①》([韓]金載勛)等。
吳老師的翻譯作品
大學時代,吳老師就做過字幕組翻譯,體驗到了將朝鮮語轉(zhuǎn)化為漢語的樂趣。2010年,她開始嘗試翻譯書籍,前期多為小說、散文,后期則多是繪本上的小詩,“翻譯短詩小句要求以更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作者的原意,更有挑戰(zhàn)性!”《沒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是一本治愈系繪本,吳老師很喜歡,下班吃完飯就會回到辦公室翻譯,很快就譯完了。該繪本的中文版面世后,豆瓣評分8.2,獲得了人民日報微博、小紅書等多方推薦。
翻譯《設(shè)計那些事兒①》的經(jīng)歷也讓吳老師印象深刻,因為涉及很多設(shè)計類、藝術(shù)類的專業(yè)知識,難度很大,吳老師用了兩個月查找專業(yè)詞匯、和朋友討論譯法。翻譯完成后,她對生活中很多有趣的設(shè)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翻譯在輸出的同時也在輸入,對我來說,翻譯不同領(lǐng)域的書籍就是全新的輸入,會豐富我的視野!
翻譯心得
“翻譯永遠是留有‘遺憾’的藝術(shù),因為它永遠可以做得更好,我也永遠期待下一次更精進的譯文!
采寫 / 陳右平
陳首為
副教授,英語學院英語專業(yè)教師。
translate
碩士畢業(yè)于四川外國語大學,從教9年,主要教授英語基礎(chǔ)寫作等課程。
翻譯代表作:《拆船工》([美]保羅·巴奇加盧皮);參與編譯《愛的算法》([美]劉宇昆);《趁生命氣息逗留》([美]羅杰·澤拉茲尼)。
陳老師的翻譯作品
陳老師讀研時,在重慶高校聯(lián)合舉辦的翻譯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隨后便被四川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看中,委托他翻譯《拆船工》,這是陳老師人生中的第一本譯著。翻譯初始,遇到了很多困難,一是科學原理和內(nèi)容較多,二是考慮到讀者的閱讀習慣和能力,要對書中晦澀的內(nèi)容靈活處理。前者通過大量查閱資料可以解決,后者得靠時間去打磨。
在不斷的磨煉中,陳老師找到了翻譯的樂趣,如今的他,每年文字翻譯量達到了一百萬字。雖然經(jīng)常會接到一些商務翻譯,比如來自廣藥集團、港交所等的材料,但陳老師還是更喜歡翻譯書籍,“翻譯書籍需要靜下來,不像翻譯文件只需兩三天,在一段時間內(nèi)不被打擾地專心只做一件事,是對自己的考驗。”
翻譯心得
“翻譯既是一種創(chuàng)造,亦是一種傳遞。通過你的思想,用你的語言把故事傳遞給讀者,在讀者喜歡上故事的同時,也更好地點燃了思維的火花。”
采寫 / 王孜奕
康艷梅
亞非語言學院日語專業(yè)教師。
translate
碩士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從教10年,主要教授高級日語、口譯等課程。
我校日語專業(yè)大三教研室主任。
翻譯代表作:《圖解市場營銷》([日]綱淵陽二);《開心的折紙過家家》([日]新宮文明)。
康老師的翻譯作品
研究生選擇社會經(jīng)濟方向的康老師,優(yōu)先考慮翻譯社科類書籍,《圖解市場營銷》就是其中一本。這本書同樣有大量的術(shù)語,康老師為此先整理了一份專業(yè)術(shù)語日中釋義對照表,然后才開始整體的翻譯,“雖然過程很痛苦,但成就感滿滿!”
“翻譯一定要考慮受眾,書的類別不同,語言風格也就不同”,康老師舉例說,比如手工類書籍的讀者大多是小孩,語言就要簡單易懂,而專業(yè)類書籍則不同于文學作品,要求語言條理清晰、邏輯縝密。
在自己的翻譯作品中,本科學習歷史專業(yè)的康老師對《中國的覺醒》情有獨鐘——這本書暫未出版,是日本歷史學家寫的中國歷史專著。在兩個國家的歷史與文化間穿行,翻譯帶給了康老師別樣的體驗,她衷心希望自己能把更多的日本好書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給讀者,以增進彼此間的溝通與交流。
翻譯心得
“語言間的轉(zhuǎn)換只占翻譯的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五十,是兩種語言背后的文化和譯者自身的經(jīng)歷與理解!
采寫 / 廖婷
楊惠
西歐語言學院法語專業(yè)教師。
translate
碩士畢業(yè)于大連外國語大學,主要教授法語口語、法語閱讀、法語高級聽力等課程。
我校法語歐標考試教研室負責人,法國薩瓦大學出國交流項目負責人;曾榮獲學校“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教職工”“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季軍;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外語微課二等獎;“外教社杯”多語悅讀大賽三等獎;多次指導學生榮獲全國法語歌曲大賽冠、亞軍;多次參與省級、校級科研課題。
代表作:編譯《紅與黑》([法]司湯達),參與翻譯《國際乒聯(lián)初級教練培訓用書》。
楊老師編譯作品
楊老師的研究生導師王大智,師從我國著名法語翻譯家許鈞,因此在讀研期間,楊老師接受了系統(tǒng)的法語翻譯訓練。當時,她聽說有很多非洲法語國家的乒乓球教練員在杭州參加培訓,急需法語版教材,便與同學們合作翻譯了《國際乒聯(lián)初級教練培訓用書》。雖然只承擔三萬字的翻譯,但楊老師一絲不茍,觀看了大量乒乓球比賽視頻,并積極向教練請教。“能把我們的國球文化傳播出去,非常有意義”,回憶當時的翻譯經(jīng)歷,楊老師至今感到非常愉悅。
有了翻譯培訓用書的經(jīng)歷,楊老師在編譯《紅與黑》時就更加順暢。這是一本方便法語B1學生了解文學常識的必備書籍,因為涉及到專業(yè)學習,楊老師更在意細節(jié)翻譯的準確性,F(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媽媽的楊老師希望,自己未來可以多翻譯一些兒童讀物。
翻譯心得
“翻譯是重要的且必要的,對我來說更是神圣的,做這件事需要工匠精神!
采寫 / 凌一心
曹唯
中東歐語言學院捷克語專業(yè)教師。
translate
捷克語專業(yè)備課組組長。
碩士畢業(yè)于捷克帕拉茨基大學,主要教授捷克語視聽說、高級捷克語等課程。
翻譯代表作:《我有一個花園》(原名《園丁的一年》),是捷克前文聯(lián)主席卡雷爾·恰佩克的作品。
曹老師的翻譯作品
2018年,北京一所傳媒公司想要引進《我有一個花園》等小眾的中東歐文學作品,卻苦于國內(nèi)稀缺捷克語翻譯人才,經(jīng)過北京語言大學一位前輩的推薦,曹老師和這本書相遇了。本書以園丁勤懇勞作的一年展現(xiàn)了植物的枯榮,從微觀角度折射了生命的成長和輪回。
在三個多月的翻譯中,曹老師查閱大量資料,通過捷克朋友的幫助,用繪圖和拉丁語、德語、捷克語等多語種素材,辨識并解釋了書中數(shù)量龐大的植物。2020年9月,該書正式出版。曹老師最想翻譯的書是赫拉巴爾的《過于喧囂的孤獨》,“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人生體悟后,能譯出更成熟、更具收藏價值的作品!
翻譯心得
“扎實的外語功底是翻譯的基礎(chǔ),而中文水平、文學和通識修養(yǎng),尤其是眼界格局,決定了翻譯的高度!
采寫整理 / 許琪
趙振華
西歐語言學院意大利語專業(yè)教師。
translate
碩士畢業(yè)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主要教授意大利語閱讀、口語等課程。
獲得第三屆全國意大利語演講比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稱號。
翻譯代表作:《一半是愛,一半是自由》([意] 盧西亞諾·德·克雷申佐);《今天你得的什么病》([意]安東尼奧·切拉薩)。
趙老師的翻譯作品
為中國新聞周刊翻譯
2016年,趙老師開始為《中國新聞周刊》意大利語版做翻譯,這是一份在意大利發(fā)行的中國綜合性時政新聞雙語刊物,趙老師負責將意大利語翻譯成中文。截至目前,她已經(jīng)翻譯了近20萬字,因為長期進行翻譯工作,她的手關(guān)節(jié)常年疼痛,但這也讓她保持了良好的翻譯狀態(tài),“我非常珍惜每一個翻譯機會,每次翻譯都是提升,都能帶給我新的感悟。”
目前,趙老師已翻譯完成了兩本書籍,正計劃出版,它們分別是《一半是愛,一半是自由》——描寫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風土人情;《今天你得的什么病》——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分析心理疾病。翻譯后者時,趙老師執(zhí)著地向原作者安東尼奧·切拉薩發(fā)了email,沒想到對方竟在一個小時內(nèi)就回復了她。在切拉薩的幫助下,她解決了許多醫(yī)學術(shù)語的翻譯難題,并在翻譯完成后依然與切拉薩保持著聯(lián)絡(luò)。
翻譯心得
“翻譯絕不是兩種語言之間的僵硬轉(zhuǎn)化,它是兩國語言和文化的交融。它不僅要呈現(xiàn)原作者的內(nèi)容和思想,還要以本國讀者能讀懂的語言來呈現(xiàn),對譯者的母語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采寫 / 楊婧琳
精湛的翻譯水平,多元的翻譯風格
賦予書籍一雙雙飛向世界的翅膀
老師們在翻譯語言的同時
也傳遞著愛、美德和真理
在濃郁的多語種文化氛圍中
愿同學們以優(yōu)秀的老師為榜樣
厚植家國情懷,保持國際視野
在外語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成為“知行合一,語通世界”的卓越外語人
川外成都學院融媒體中心出品
采寫 / 陳右平 王孜奕 廖婷
凌一心 許琪 楊婧琳
封圖&排版 / 陳右平
責任編輯 / 江浪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