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綿陽師范學院中層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簡報(第4期)

綿陽師范學院
2021-7-25 04:56:56 文/薛巖 圖/韓冬
導讀
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陸靖和浙江大學求是學院院長邱利民分別作了《地方高校加快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思考和實踐》和《一流大學的本科生培養(yǎng)——以浙江大學求是學院為例》專題報告。兩位教授的報告對我?焖龠m應和加強應用型高校建設以及本科生培養(yǎng)模式改革有較大參考價值。
浙江大學——綿陽師范學院
中層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簡報
(第4期)
7月23日上午,曾擔任復旦大學教務處處長、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上海市教委主任,現任上海海事大學校長的陸靖教授作了《地方高校加快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思考和實踐》專題報告。
陸靖教授以高校為什么要轉型發(fā)展為切入點,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兩大方面,就如何建設高水平應用型高校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他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為例,提出要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重點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學科建設問題。他指出高校的學科發(fā)展是學校發(fā)展的根基,應用型高校要把應用型學科建設作為主要發(fā)展方向,并就怎樣發(fā)展應用型學科、怎樣評價學科水平等作了詳細講解。二是人才培養(yǎng)問題。他指出,當前很多學校缺少與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匹配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基礎課程,并就應用型本科高校如何設置公共課、基礎課和專業(yè)課進行了詳細講解。
陸靖教授同時指出,高校教師的崗位職責是教書育人、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強調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是既搞教學又搞科研,一定要注重科學研究,了解學科發(fā)展前沿動態(tài),積極參與到行業(yè)企業(yè)的實踐中去,將教學、科研和為社會服務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董國豪、敬再平、李敏、朱兵、張?zhí)烀、聶東等學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分別從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實踐體系、雙師型教師、教學與科研等問題與困惑向陸教授進行了請教,陸教授一一作了回答,讓大家茅塞頓開。
《地方高校加快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思考和實踐》專題報告
7月23日下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學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浙江大學求是學院院長邱利民作了《一流大學的本科生培養(yǎng)——以浙江大學求是學院為例》的專題報告。
邱利民教授針對一流大學的本科生培養(yǎng)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述。一是學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闡述了新時代大學肩負的使命、當代大學生的主要特征以及高等教育的目的;二是一流高校本科教育規(guī)律,以浙江大學為例,闡述了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定位,介紹了浙江大學“知識、能力、素質、人格”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并全面分析了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流本科大學發(fā)展面對的挑戰(zhàn)與機遇,以及我國高校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的優(yōu)勢與差距;三是求是學院怎樣培養(yǎng)人,圍繞這樣主題,邱教授詳細介紹了浙江大學求是學院的發(fā)展歷程及特色,分享了一流大學本科生的培養(yǎng)路徑和模式。整個講授內容豐富,案例新穎,啟發(fā)性強,學員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表示一定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學習求是學院的先進管理與實踐經驗,為學校建設和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流大學的本科生培養(yǎng)——以浙江大學求是學院為例》專題報告
據了解,浙江大學求是學院由丹陽青溪、紫云碧峰和藍田三個學園組成,實行屬地化管理,配備學園主任、輔導員、班主任、新生之友、研究生兼職輔導員、學長組等開展大一學生通識教育與管理服務工作,是我國高校通識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
近期精彩
@21級小萌新,你所期待的,是不是綿師的心動藍
綿師的同學們,如遇緊急災害可向學校申請緊急臨時補助!
“浙江大學——綿陽師范學院中層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開班
素材來源| 黨委組織部 黨風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