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夏天,有關院“小老師”陪伴!

上海海關學院
2021-8-25 15:55:20 文/裴成 圖/紀宇飛
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
為回應百姓訴求、緩解小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引導和幫助小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上海市自2014年就開始了小學生愛心暑托班的實踐前沿探索。自2014年正式創(chuàng)辦以來,小學生愛心暑托班已連續(xù)八年成為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市政府實事項目)。今年,上海市共計有543個辦班點,基本實現(xiàn)了對16個區(qū)所有街鎮(zhèn)的覆蓋,超過12000名志愿者、500多名教師的守護陪伴點亮了近四萬名小學生的愛心暑托班生活。
黨史第一課
圍繞今年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特別開展的“黨史第一課”主題課程,上海市共招募志愿者講師369人,涵蓋全市16個區(qū)。上海海關學院作為重要志愿者聯(lián)絡點,有六名來自青馬社、關魂講師團等理論社團的學生在浦東新區(qū)共計7所小學圓滿完成了“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在上!钡狞h史第一課主題宣講,充分體現(xiàn)了關院青年的黨史知識儲備、社會服務熱情、思想道德覺悟與社會實踐意識。
“小老師”也要做好預習
走上講臺,開始授課,與天真活潑的“10后”溝通,既要把握課程進度又要讓暑托班的孩子能在快樂中學習——這一切對于還是學生的六名“小老師”而言是不小的挑戰(zhàn)。為了給小朋友們帶去有深度又有溫度的黨史第一課,六名志愿者學生在暑托班開班前認真做好各項準備。
7月2日起,學校派志愿者參加華東師范大學線上動員大會和志愿者培訓會,充分聽取團市委領導、華東師范大學張靜老師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指導。志愿者領取了相應課程資源,了解到了一些授課的基本注意事項。次日,志愿者赴呼瑪爾村呼瑪路小學參加愛心暑托班開班培訓動員會,進一步了解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的成立背景、管理機制等。
(PPT內(nèi)容)
7月4日,六名志愿者進行線上的討論和交流,對課程講稿和演示PPT做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同時,還專門制作了發(fā)給小學生的學習檔案,為課程做出了充分準備。


(學習檔案)
當大學生從課桌走上講臺
7月5日,我校第一批志愿者吳佳凝、吳東昊、卞澤麟、潘云瀟、劉啟明正式上崗。他們分別前往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光明學校、南匯實驗學校、上海市洋涇中學浦電路校區(qū)、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東波小學、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金陸小學、洋涇實驗小學新校區(qū)這6所學校擔任主講人,對二百余名中小學生進行了愛心暑托班第一課“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钡募t色黨史故事學習活動。7月16日,我校第二批志愿者張鈞月對蓮溪小學的60名同學進行宣講。
(我校志愿者合影)
在金陸小學的志愿者劉啟明說:“與小學生們接觸的45分鐘,我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開朗活潑,積極向上,對黨和國家充滿了希望。授課的過程與其說是我們?yōu)樾W生講授黨的故事,倒不如說是我們一起探討黨史故事!
(劉啟明同學在金陸小學)
“小朋友們積極地回答各種黨史問題,說出自己的感悟,我們也在不斷引導不斷溝通。在黨的發(fā)源地上海,這些小朋友們都享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希望更多的學生借助這些資源,真正成長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劉啟明同學講授黨的故事)
同為志愿者的潘云瀟也有著同樣的感觸:“看著學生們水靈靈的眼睛和老師們信任的目光,我緊張的心情瞬間消失了,我感到了無比的期待和充滿信心。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們朝氣蓬勃,積極活躍,課程很順利的進行,尤其講到了列強們對中國進行殘酷的剝削,學生們更是義憤填膺!
(潘云瀟同學在洋涇中學)
“當我提問題時,學生們也善于思考,善于回答問題。當我把黨小組成立時的誓言給學生朗讀時,學生們更是慷慨激昂。這次授課順利得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既讓我感受到了上海小學生的優(yōu)秀,也讓我不再怯場,讓我對未來的學習與工作充滿信心。”
(潘云瀟同學帶領小朋友們宣誓)
志愿者卞澤麟則說:“在授課的過程中,孩子們對我所講授的內(nèi)容展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也能結(jié)合他們自己的知識向我提出問題。我感受到了他們蓬勃的朝氣和對知識的熱愛。我十分感謝為這次活動做了許多工作的志愿者、老師和同學們,他們使得這次活動十分成功,也促成了我以后想繼續(xù)參加志愿活動的意愿。從小學生開始學黨史,為孩子們系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
(卞澤麟同學和小朋友們互動)
志愿者吳東昊回憶道:“課程期間,小朋友們都十分活躍并且積極地回答各種問題,由此我也相信在授課的過程中受益的不只是小朋友,還有我們!
(吳東昊同學向小朋友們提出問題)
當談及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時,他說:“小朋友們對于黨的了解遠遠超乎我們這些小老師的想象,我也十分感慨上海小朋友的思維以及格局。從言行舉止我就能感受到他們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和獨到的眼光,而且他們的知識量也很大!衷心希望他們在擁有良好基礎設施的背景下,能更好地運用上海的資源,全面提升自己!”
(吳東昊同學講授對黨的了解)
在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光明學校、南匯學校上黨史第一課的吳佳凝是六名志愿者中唯一一位在兩所學校宣講的“小老師”;顒咏Y(jié)束后,她有了這樣的感悟:“周恩來總理有詩曰:‘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谶@次的黨史宣講活動中,我以‘真理是什么味道’作引展開講述。當小朋友們問出什么是道路這樣深刻的問題時,我才真正意識到我所面對的是當代中國之少年、是民族之希望、這個國家的未來。”
“在籌備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宣講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孩子們天真的思考往往最為直接、最接近事物的本質(zhì)。在課堂上與孩子們的問答中,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中共一大為什么在上海召開、為什么中國人選擇了共產(chǎn)主義這條道路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弱國無外交,社會主義不會辜負中國!同時,只有國人真正具備了國民意識,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決心打破階級剝削和貧富分化,中國人民的獨立與尊嚴、世界人民的團結(jié)與和諧才能真正實現(xiàn)!”
(吳佳凝同學在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光明學校)
(吳佳凝同學在南匯學校授課)
2021的夏天,00后的關院青年和10后的小學生留下了美好而珍貴的回憶,在課程開發(fā)和授課過程中,我校青年志愿者用熱情、規(guī)范、高效的服務,打造出海關學子獨有的精神名片,并且出色完成了志愿服務。
2021的夏天,
讓我們?yōu)殛P院青年志愿者點贊!
圖文來源:“青春上海”公眾號、相關同學
編輯:古麗孜熱
校對:劉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