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職節(jié)氣 | 熱浪大暑至,小扇流螢來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
2021-7-31 11:56:37 文/謝燁華 圖/樊磊
大暑
留在滿園的綠意里
看四季慢下來
夏夜不遺星辰
滄海只爭朝夕
是你收獲了這個季節(jié)
唯一的甘甜
新媒體中心 溫馨提示
今日大暑
大暑 簡介
大暑,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夏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每年的公歷7月22日、23日之間,太陽到達黃歷120°,是大暑節(jié)氣。與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jié)令,而大暑表示天氣炎熱至極。
大暑
新媒體中心 張璇葉
驟然之間,就是大暑了。夏天愈加深,只是今年,沒有往年的酷熱。漫長的雨季,讓整個夏季的氣候,都處于清涼之中。大暑,夏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在連綿的雨中,秋的氣息悄然而至。
大暑時節(jié),大,極致。暑,蒸煮。大暑在季節(jié)中,是最熱的時候。萬物達到極致,就不會長久。夏,也是如此,到了酷熱難耐,就該結(jié)束。世上的事物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大地上的人們循著規(guī)律,生活著。
節(jié)氣小貼士: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在靜夜里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jīng)不遠了。
二候土潤溽暑
天氣開始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溽是濕,大暑時,濕氣濃重,濕熱令人難耐。東漢劉熙的說:“暑是煮,火氣在下, 驕陽在上,熏蒸其中為濕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臟,也就稱‘齷齪熱’。”
三候大雨時行
“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jié)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jié)。
大暑 古韻
次韻和真長四季牧童
宋 · 黃庶
曉牧侵星大暑天,晝尋芳樹綠陰眠。
惜牛不使沖殘日,歸帶黃昏飲小川。
偈頌二十二首其一
宋 · 釋道生
兩曜劈箭急,一年彈指間。
始見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通身寒暑無回互,笑倒當年老洞山。
扇
宋 · 謝枋得
蒲葵也解歸掌握,紈素未應捐篋中。
莫把暗塵涴明月,好驅(qū)大暑來清風。
大暑 習俗
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吃荔枝,叫做“過大暑”。民間傳說大暑這一天吃荔枝,營養(yǎng)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yǎng)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jié)還有吃米糟的習俗。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fā)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jù)說可以“大補元氣”。
3.吃鳳梨
我國臺灣則有吃鳳梨的習俗,鳳梨的閩南語發(fā)音和“旺來”相同,所以被用來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
4.吃“半年圓”
另外,由于農(nóng)歷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間講究“過半年”,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嘗甜食,象征著團圓和甜蜜。
大暑起居小貼士
大暑節(jié)氣正值中伏前后,此時天氣悶熱潮濕,在這酷暑多雨的季節(jié)里,很多人會出現(xiàn)周身疲憊、頭暈目眩、胸悶氣短、口渴惡心等現(xiàn)象,這是因為暑熱傷了人體的津氣,從而出現(xiàn)“中暑”癥狀。這種天氣,不宜吃太涼的食物,否則寒熱相激,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大暑前后l0天左右,天氣往往悶熱、潮濕,人體感覺炎熱。在這種天氣下,人容易受各種疾病的困擾,如頭痛、頭暈、乏力、腹瀉等。
燥熱的天氣
混雜著悶人的氣息
汗水一茬一茬流淌
心情莫名煩躁
耳邊蟲鳥聒噪
然晚霞滿天
只有心靜自然涼
方覺蟬鳴悅耳
草木芳馨
—END—
點擊上方二維碼關注青島職院
官方微信公眾號、抖音、視頻號、微博
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主編|田秀麗
責編|劉海燕
編輯排版|新媒體中心張璇葉
攝影|新媒體中心方萍姜魯豫
校對| 曹立堃
“文明青職”網(wǎng)絡文化工作室
更多內(nèi)容
畢業(yè)季 | 原來你也在這里過
畢業(yè)季|手繪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軍報國 逐夢青春丨青島市2021年下半年征兵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