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聲音會發(fā)光|在大學,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要參加、所有的證書都有用

青海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2021-10-31 10:14:46 文/左鵬飛 圖/何磊
點擊上方藍字關(guān)注我們
這里是2021年小編為你推送的第169篇微信
▲ 點擊收聽
夜晚的聲音會發(fā)光,你的心事有人懂。
我是主播雨沫,
今天讓我聊聊大學應(yīng)該怎么忙?
1
深秋的早晨,陽光不驕,微風不燥,一切都剛剛好。
抵達圖書館時正好八點,我在自習室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將手機調(diào)成靜音模式,拿出筆記本記憶昨天寫AB級真題卷積累的生詞,正式開啟一天的學習之旅。
我想,這種沒有瑣碎打擾,只是靜靜地在圖書館學習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吧。
因為,大學生活真的非常豐富多彩,它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選擇,很多機會。不善分辨的我們,十分容易一股腦兒地什么都想要,等到最后回想起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大學生活那么累、那么忙,卻忙得沒有頭腦沒有方向。
但其實,如果你愿意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你的大學生活也可以簡單、充實,最后贏得漂亮。
理想“烏托邦”
在一個社交平臺上,話題#大學和高三哪一個更累#擁有2.9萬討論量、1.8億的閱讀量。
翻看帖子,大家最普遍的回答是:大學更累。
正如眾多網(wǎng)友所言:高三雖然是一場馬拉松,跑的過程中你會很累很累,但是有人會給你規(guī)劃好跑道、會為你傾心準備精良的“裝備”、會任勞任怨地為你進行戰(zhàn)術(shù)講解,也會在你堅持不下去時為你加油吶喊。
而大學呢?它像是一個格斗場,有不同的等級,高級場次享用的是“酸菜肥牛湯”,而低級場次只配“酸菜蘿卜湯”。
上大學后我們明白:沒有“到了大學就輕松”的說法,只是沒上過大學的我們,借別人的話在心中幻想了一個理想“烏托邦”。
“真是在瞎忙”
朋友小慧是一個從小就被稱為“別人家小孩”的女孩子,但很遺憾的是,高考后她并沒有去到一個理想大學。
我問她:“你會選擇復讀嗎?”
她說:“我不會!
雖然覺得她很可惜,但我并沒有多說些什么。
小慧的家境不好,家里承擔她復讀有一定的經(jīng)濟壓力?粗凵裰型嘎冻龅哪欠輬远ǎ抑浪]有拿大學的好壞去定義自己的人生,相反,大學只是她的一個新起點。
和我預(yù)想的一樣,小慧在大學綻放了屬于自己的人生色彩:
成功競選到了班團支書、在自己感興趣的廣播站做事、拿到了學校的一等獎學金、在大二就成為了預(yù)備黨員......
她的任何一個成就拿出來都足以令我羨慕,但我沒有想到這也會是她心累的原因。
有一天她給我發(fā)消息說:“我好累!”
仔細詢問后才知道,現(xiàn)在她連學習都不能百**地投入。
哪怕手機開的是靜音模式,也總是會習慣性拿起手機看看是不是有新的工作任務(wù)。自己的生活被各種學生工作、社團工作充斥著,像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人。
她說,真羨慕我,每天過著有規(guī)律的生活,有時間閑下來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培養(yǎng)一項興趣愛好。自己連一個清晰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都沒有,自己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也不知道,真的是在瞎忙!
“其實,也可以換種狀態(tài)”
那天,我聽小慧講了很多很多。
她像是我們中的一個縮影,每天過得很忙碌,卻不知道自己忙碌的意義是什么。
我們會盲目參加一些雜七雜八的活動;會競選班干、報名各種比賽;會為了以后應(yīng)聘的履歷更漂亮,教資、計算機二級等各種證書跟風考一大堆......
我們都是生活的探險家,踏著遠航的船,去更遠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華,可一艘沒有航向的帆船注定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不是嗎?
1
大學時代是以你認為不可能的方式挑戰(zhàn)自己的機會,是獲取知識和構(gòu)建對事物理解的時候,也是我們不斷探索的歲月。
是的,在大學我們必須提高自己,但落葉也有歸根,努力沒有用對地方也會付諸東流。
在你努力之前請先給自己規(guī)劃一個清晰的職業(yè)方向,或許你會明白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要參加,也不是所有的比賽對自己的未來都有幫助。
有時,適當給自己的大學生活做減法,你的生活也可以是充滿熱情的、自律的、兼顧了當下的樂趣且對未來有功效的。最重要的是——那是你想要的!
你的心事有人懂
我是
雨沫
出品:黨委宣傳部
指導:周國慶
審核:王哲
圖文編輯:張雅楠
文章來源:媒說話微信公眾號
音頻剪輯:楊雅茹
播音:劉慧明
您看此文用
·
秒,轉(zhuǎn)發(fā)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