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畫家不是“描匠”

長春印象畫室
2020-9-18 16:37:07 文/邵思琪 圖/戴偉
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中國畫展,它們在相當程度上體現(xiàn)了近5年中國畫領域的創(chuàng)作成績、總體水準和發(fā)展態(tài)勢。參加畫作評審的上海美術館館長、著名國畫家方增先喜憂參半,對中國畫現(xiàn)狀和走向一向十分關注的他說,這屆中國畫展展出的作品內容、題材較好、較廣,也涌現(xiàn)出不少新人,顯露了各自的才華與藝術個性。人物、山水、花鳥,水墨、工筆、寫意,都不乏佳作。但,在這次全國美展評審人物畫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描,傳統(tǒng)技法蕩然無存
“我看到,運用毛筆、宣紙、水墨、寫意等傳統(tǒng)元素的畫作很少,我看中的更沒有幾幅。大部分人物畫,輪廓是準的,線畫得比較細 ; 但不用宣紙,而用處理過的紙,在上面反復磨、不斷改,明顯是慢慢描出來的。中國畫傳統(tǒng)的線、點、皴、擦、染等技法蕩然無存。作品乍一看蠻細致、蠻像(有些人物原型)的,可明顯是照著照片描的。參考照片不是不可以,可是你要畫出來而不是描出來!
“美術教育沒有教你去描嘛。徐悲鴻解釋素描,是畫,不是描。”方增先說,吳昌碩畫的瓢和南瓜,為什么好,就是“寫”,用筆法,有書法味,傳統(tǒng)的精華都在里面。把作畫過程叫作“寫”,十分恰當?shù)乇硎隽私嬇c書法的直接淵源關系。中國繪畫與書法都強調用“線”。文人畫比畫工畫的內涵要多,自有其道理。
方增先直言如今年輕人的繪畫基本功不夠,素描和速寫水平比較弱。他主張,學人物畫要搞懂人體結構,這是最科學的方法;年輕人學畫最好學寫實,當然搞前衛(wèi)藝術那就不要寫實的功夫。
他說不管是畢加索或者表現(xiàn)主義、野獸主義的畫,都沒有描的。對著照片描,中外繪畫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畫,每一筆都要有分量
在我們有些人把繪畫傳統(tǒng)輕棄掉的時候,中國畫的精髓卻逐漸被國外的美術學者和畫家認識、青睞。方增先提到一位原先在中央美院學習的瑞典女學生,她的中國文人畫很有韻味;后來她發(fā)現(xiàn)領悟中國畫的線條和質感,在杭州的環(huán)境中更適合,就專門到西子湖邊的中國美院又學了幾年。方增先不無感慨:“我們的年輕人,要能有這么的認識和執(zhí)著該多好。
美術吸取外來元素是完全應該的,但不能良莠不分。方增先斥責有些所謂創(chuàng)作:“顏色隨便涂上去,人在畫布上滾一滾,甚至叫動物到上面跳一跳……這都是西方的糟粕,我們要有批判的眼光。過去封閉,后來國門打開了,眼花繚亂,五花八門的信息多了,不知道怎么學。西方繪畫究竟是怎么發(fā)展過來的,要研究,不能東張西望,要有辨別能力,不是樣樣都有用的!
方增先告誡年輕一代:“天上不會掉餡餅。搞藝術要全心全意,要沉得住,它好比是馬拉松賽跑。畫的每一筆都要有分量,有來歷,不然會像豆腐渣建筑,基礎不牢是要坍塌的。
圖文轉自網(wǎng)絡 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 印象畫室
長按可以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了解更多信息
印象畫室教授成人,兒童書法美術
聯(lián)系方式
電話:131****2868(微信同步)
地址:長春市中信城楓丹白露一期3棟105室
公交:輕軌/102/120農(nóng)博園下車赤楊路與博會路交匯中信附小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