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閱讀 |《菜根譚》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2021-7-12 19:55:03 文/李雨婷 圖/鄧鴻煊
—今日推薦—
《菜根譚》
明朝著作
作者:洪應明
布衣暖
菜根香
最是讀書滋味長
心安茅屋穩(wěn)
性定菜根香
創(chuàng)
作
背
景
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yǎng)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經
典
語
錄
世人為榮利纏縛,動曰塵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笑,谷笑樵謳,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塵苦其心爾。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鷹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攝人噬人的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無善而致人譽,不若無惡而致人毀,千金難結一時之歡,一飯竟致終身之感,蓋愛重反為仇,薄極反成喜也。
待小人,不難于嚴,而難于不惡;待君子,不難于恭,而難于有禮,施恩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則斗粟可當萬鐘之惠;利物者,計己之施,責人之報,雖百鎰難成一文之功,不責人之小過,不發(fā)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yǎng)德,亦可以遠害,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兩忘, 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
豆
瓣
短
評
政治家能夠從其中找到經邦治國的謀略比如"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經綸。""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商人能夠找到機智,一種進退的機智,一種以仁取勝的機智;僧侶則會發(fā)現博大和寬柔,而我喜歡《菜根譚》,更多的是喜歡作者的思辨和處世哲學。
《菜根譚》之精義,在于養(yǎng)“精神”而輕“物欲”,重“淡泊”而輕“肥甘”,王安石為蘇東坡改文章,“如人善博,日勝日貧”,亦為此理!
只言片語,總有得人心之處。比文言文少一分高深,比白話文多一分精簡,配上經典畫作,自是一派風格。
《菜根譚》的語言雖為古文,卻不似文言文那樣晦澀難懂,一遍讀過,概意了然于心,再讀之,如良友規(guī)勸,字字懇切,句句真實,好似平靜的湖面吹來一陣清風,愜意而又舒心。
(以上熱評均來自豆瓣)
《菜根譚》
讀
者
感
悟
《菜根譚》,并不“菜根”的一本書,語言平實暗蘊哲理,偶有精到處令人撫掌叫絕!叭胧辣刈x菜根譚,出世必讀蓮花經”,句句都是歲月的暗陳,而句句都是作者的明表,人世暗涌潮生,歲月如塵,袖拂明臺,不得不讀。
小編是在高三找作文素材時翻閱的這本書,在讀它期間,本來因壓力而煩躁的心漸漸被撫平。“布衣暖,菜根香,最是讀書滋味長!膘o心沉思,乃得其旨,推薦大家讀一讀,體會人生百種滋味。
制作:王 欣 陳 淼蔡欣鈺
圖片:百度百科
編輯:周 穎
責編:趙春陽
審核:武德峰
聲明: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尊重原創(chuàng)版權,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