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氣養(yǎng)生·寒露 | 秋意濃,情思長,愿有人為你添衣裳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21-10-20 09:23:03 文/沈靜宜 圖/康睿淼
最 / 美 / 二 / 十 / 四 / 節(jié) / 氣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宋] 王安石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逆知后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今日·寒露
金陵的十月還帶著絲絲暑氣
炙烤著國慶中匆匆的行人
寒露緊隨國慶
帶來一秋的冷寂
“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
寒露時節(jié),秋意漸濃
露水更多,日帶寒意
故名“寒露”
不知不覺秋已深,今天小楠就要帶著杏仁們探秘寒露。寒露的三候杏仁們可不能不知道!
寒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
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
大舉南遷
這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南遷
大雁南來為賓
古人細心留意
隨時準備盡賓客之禮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
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xiàn)很多蛤蜊
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
與雀鳥很相似
所以便以為蛤蜊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 菊有黃華
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天地萬物皆是負陰而抱陽
草木皆在陽氣漸盛的時候
發(fā)芽抽枝、結(jié)蕾開花
獨獨只有菊花
在陰氣漸重的時候開放
了解完寒露三候,就讓小楠給你們講講寒露的習俗吧!
寒露·習俗
上香山,賞紅葉
寒露時節(jié)
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
“霜葉紅于二月花”
說的也是這個季節(jié)
賞楓葉的這個“賞”字非常重要
必得身臨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秋釣邊,醉江蟹
寒露時節(jié)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已進入秋季
在江南地區(qū)
人們除了賞菊花
還有吃螃蟹、釣魚的習俗
甚至有“秋釣邊”的說法
每到寒露時節(jié)
氣溫快速下降
深水處太陽已經(jīng)無法曬透
魚兒便都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qū)游去
便有了人們所說的“秋釣邊”
看著金黃的大閘蟹,小楠我的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話不多說,我們就一起來嘮一嘮寒露時節(jié)養(yǎng)生的吃食。
寒露·養(yǎng)生
黑芝麻
【性味】
甘,平
【歸經(jīng)】
歸肝、腎、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
用于精血虧虛,頭暈眼花
耳鳴耳聾,須發(fā)早白
病后脫發(fā),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
9~15g
來源:《中國藥典》
菊花
【性味】
甘、苦,微寒
【歸經(jīng)】
歸肺、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
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瘡癰腫毒
【用法與用量】
5~10g
來源:《中國藥典》
秋梨
【性味】
甘,微酸,涼
【歸經(jīng)】
入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
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治熱病津傷煩渴
消渴,熱咳,痰熱驚狂
噎膈,便秘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生食、(去皮、核)搗汁或熬膏
外用:搗敷或搗汁點眼
來源:《中國藥典》
剛剛結(jié)束國慶假期,想必現(xiàn)在杏仁們正端坐在教室里聽著師長傳道授業(yè)解惑。
課間小憩一下,學學寒露節(jié)氣的養(yǎng)生方法,只有身體棒棒,學習才能天天向上喲!
策劃 | 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圖片 | 來自網(wǎng)絡
編輯 | 衛(wèi)婷、朱帥、胡淳淳、朱文鑫
審核 | 田樂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官方微信
聽杏仁們講述南中醫(yī)的故事
投稿郵箱 :nzy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