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廉音】第22期 | 你言我語共話廉——代進書記說“靜”悟“靜”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2021-7-30 03:08:43 文/馬詩云 圖/陸帆
本欄目由學院紀委、圖書館、紀檢監(jiān)察室、
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語委辦、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推送
生機廉音
spring
你言我語共話廉
百年生機秉承 “務本崇實,修德精業(yè)”的校訓,我們從傳統(tǒng)文化中的“修齊治平”、“修身正己”中汲取智慧,倡導“務本崇實,不尚浮華;修德精業(yè),不耽空談”,我們要植廉于心,心有所畏;踐廉于行,行有所止。本期《你言我語共話廉》繼續(xù)邀請生機人以身為范,述廉倡廉共話廉。
代進書記說“靜”悟“靜”
話廉人:車輛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何代進
“靜”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符號,是中華民族自然作息,躬耕田疇,苦讀寒窗積淀而成的做人品質和審美追求。《管子》有云,“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認為保持內心安靜,才能正確認識客觀事物!秾O子兵法》講,“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寧靜才能致遠。
我家倆兄弟,外公起的名。外公是地主階級,有點文化,按家譜的輩分取名,我們是“代”字輩,把我哥取名叫代安,我叫代靜(安靜)。我出生在文革時期,后來聽說是外公用意于:在那種紛亂年代里不要我們人云亦云,不要受外界滋擾,堅持初生本色。上小學一年級時,家里人帶我去報名,一不小心把我名字寫成了何代進,就是要我天天學習進步,一靜一進,我還是較喜歡前面這個“靜”。
人之心,原本像一潭池水,應該清澈見底,平滑如鏡,可以映照出世界的真實面目。但是,這種原本清凈如水的本心,卻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心生波瀾。比如風過波起,比如石入水動,這一起一動,便攪成了一潭渾水或濁水,心底一切美好的景致,就無法顯現了。
人之心,原本像天上的浮云,應該純美自然,彩色斑斕,可以流動出人間最美的畫。但是,這種原本自然純美的本心,卻最容易受到天公的捉弄而分飛湮滅。比如風吹云散,比如云涌風起,這一吹一涌,就變成了茫茫的空白或陰沉,心底一切流動的色彩,也就黯然失色了。
人之心,本應是如云如水,清澈見底,純美自然,但它卻太脆弱了。因此,人的心應該像磐石、大地一樣,很平常,很寬廣。無論外界怎樣刮風下雨,都能保持巋然不動,堅守本色,那么,外界的一切干擾與誘惑,才無力撼動和刺穿我們心靈的安靜。
曾國藩年輕時在官場沉浮,難免有心煩氣躁之時,便向理學名臣唐鑒先生請教。唐鑒送了他一個字——“靜”,心靜下來,就能處理各種紛亂的軍國大事。從那時起,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許多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便都在此中獲得。尤其在遇到重大問題時,他更是不輕易作出決定,總要通過幾番靜思,反復權衡之后,才拿出一個主意來。為讓氣氛更寧馨些,還往往點上一支香。每見到這種情況,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擾他。
《格言聯璧》中有句話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它的意思是,每天都要安靜地打坐,并經常要反思自己有沒有過錯,和別人談心時,不要說別人的是非。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要且行且珍惜,學會愛人敬人,要做一個懂得自省、自勉、自勵、自勤、自廉、善良的人。
靜水流深,不顯不露。靜,以外觀的姿態(tài)隱藏著內在的力量。一個“靜”字,竟是如此深邃。身靜,方可心無旁騖,專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面壁,或思過,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靜。身如靜水,不顯不露,方能讓思想縱橫千里。
心靜,方可遺世獨立。單純的身靜,心中依然萬念錯雜,自然不可得道。身靜的同時,更要心靜。不去想那人間的紛雜,只將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靜的冰涼怡人,將心態(tài)、精神放松。而到了更高層的鏡界,即便身不入定,心依舊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感受,只因為他“心遠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蘇東坡被貶黃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為他從不變的靜中,悟出了“物與我皆無盡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生命的形式很多,有人狂放于外,有人喜靜,善于在靜中思考。我喜歡靜,因為靜中蘊含著生命的博大精深,在靜中你可以暢游于生命之洋。
靜可以讓人沉思,讓人體味出生命的真諦。很多哲學家都是在靜中思考出人生的意義,可以說靜是哲學思想的搖籃。
靜可以讓人擺脫心魔的困擾,讓你的心歸于平靜。歲月不待人,物換星移,曾經的幾度飛花,幾度春飛,曾經的櫻桃再紅,曾經的芭蕉再綠。很多人都在抱怨人生的變幻無常,生命的短暫,在無際的愁海中無法掙脫。其實,只要你平靜下來,在靜中你一定會醒悟,你一定會擁有蘇軾的境界: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抱明月而長終。
在靜中,最猛烈的力量才會爆發(fā)出來。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在那個中國猶如吹不起半點漣漪的死水的年代,社會真的好“靜”,幾乎聽不見國人呼吸的聲音?墒蔷驮谀菚r,最迅猛的力量爆發(fā)了。中國共產黨以強大的力量驅走了黑暗,帶給人們光明與希望,新中國就在這種力量的帶動下誕生了。在靜中,中國并沒有滅亡,而是以新的形象展現于世界的舞臺,其實靜中也蘊含著希望。
有詩人說:“在梨子樹下,晚霞永駐。”是什么樣的人才能獨立在梨子樹下,觀望那永駐的晚霞?是寧靜的人,是不必忙于追名逐利的人,是不必奔走于凡塵俗世的人。這些人超脫于時間,與歷史一樣堅固,因為在寧靜者的心中生命的結束也沒有聲音。蘇格拉底追求智慧與美德,其生命亦終結于此,他拒絕統(tǒng)治者的寬恕。愛因斯坦頂著一頭亂發(fā)和智者的光環(huán),支票在他的書頁里只是一張薄薄的書簽——他們的世界因寧靜而致遠。
我們不必去抱怨這個世界有多么不公,有多少波折,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心靈安靜下來,“唯黃昏華美而至上”……
最愛韓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寫出了第一抹春意,這份敏感與細致,讓我感動,更讓我震撼。那如絲的細雨,草尖上的露珠,內心不夠寧靜的人又豈能看到?
《江雪》中的垂釣者也許就是寧靜心境的最美描繪。冰天雪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把竹竿,一身蓑衣,“獨釣寒江雪”。他的心,一定也靜得如一片冰雪的世界,沒有波瀾。
靜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是一個人修養(yǎng)程度的展現。靜能驅散自己心頭的迷霧,融化感情的積雪冰霜,照耀心田的沃土,讓心靈的鮮花四季盛開。
靜是一種品格,可以沉淀浮躁,過濾那些淺薄。靜是一種善良,能解讀生命的安寧,感悟人生的大慈大悲。靜是一種修養(yǎng),擁有了自然于心的平靜,那么你就是擁有了高品位的人生 。
因為靜,人心的相對靜而欲寡,所以守得住清廉。因為靜,宇宙的相對靜,世間萬物才得以生命延續(xù)。
如今,我們面臨世界從未有之大變局,我們不能人云亦云,我們要冷靜分析,我們要以靜待動,以靜制動,以靜撥動,像江邊的垂釣者,鎮(zhèn)定自如,運籌帷幄。如此,中華民族復興之偉業(yè)才能像泰山巍然屹立于東方,別人想動也動不了。
作者簡介
何代進,男,中共黨員,1989年7月從華中農業(yè)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校工作,擔任過食品微生物、果蔬貯藏與加工、糧油加工、食品原料學、企業(yè)管理、工商管理、農業(yè)經濟管理、市場營銷學、廣告設計等課程教學,2010年到招生就業(yè)處工作,2012年任車輛工程學院總支書記至今。曾獲得“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先進個人”稱號等榮譽。
往期回顧
【生機廉音】第16期 | 南京明城墻背后的故事
【生機廉音】第17期 | 你言我語共話廉——少華院長說“韶華”
【生機廉音】第18期 | 你言我語共話廉——倩蘭主任娓娓道“蘭”
【生機廉音】第19期 | 你言我語共話廉——左暉書記話廉生“輝”
【生機廉音】第20期 | 你言我語共話廉——年生書記說“廉”“生”威
【生機廉音】第21期 | 你言我語共話廉——登魁書記:學黨史 明紀律 講規(guī)矩編輯:范娟娟
審核:胡賽 徐睿
責任編輯:黃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