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周周讀】90多年前,這個書店把書賣到了巴黎

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
2021-12-14 18:53:00 文/汪波 圖/何穎
19世紀的上海
中外資本高度集中
它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
又一個中心
與此同時
它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出版業(yè)的發(fā)祥地
在五四運動之后
中共黨組織早期
為了加強黨的宣傳工作
擴大黨的影響力
在上海設立了各種紅色出版機構
其中
1923年11月1日成立的上海書店
其機構規(guī)模、出版成果、發(fā)行業(yè)績
均首屈一指
在黨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中共早期重要出版機構之一:上海書店
1923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籌備成立
一家公開出版發(fā)行機構——上海書店
考慮到上海的環(huán)境魚龍混雜
書店不宜由身份公開的黨員負責
于是黨中央
從浙江省紹興縣立女子師范學校
調剛入黨不久的徐白民
來上海主持書店籌建及日常管理工作
徐白民租下了
民國路振業(yè)里11號街面店房
(今黃浦區(qū)人民路1025號)
將樓下布置為書店
樓上過街樓作為宿舍
和黨內活動的秘密場所
他還專門寫了一篇開業(yè)啟事
刊于1923年11月2日上海《民國日報》
說道:
“我們要想
在中國文化運動史上盡一部分責任,
所以開設了這一小小的書鋪子。
我們不愿吹牛,也不敢自薄,
我們只有竭我們的力,
設法搜求全國出版界
關于這個運動的各種出版物,
以最廉價格供獻于讀者之前,
這是我們所愿負而能負的責任。”
中共中央把機關刊物
《向導》《新青年》
以及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
都交由上海書店印制發(fā)行
另外,還刊行其他書籍
其中包括
瞿秋白等的《社會科學講義》
惲代英等的《反帝國主義運動》
施存統(tǒng)的《世界勞工運動史》
沈澤民譯的《戀愛與道德》
楊明齋的《評中西文化觀》
各類書籍合計逾30種
書店很多出版物都由黨內同志編寫
裝幀講究,銷量較大
如《馬克思主義淺說》重印8次
1925年12月
黨中央又派毛澤民同志到上海
任中共中央出版發(fā)行部經理
領導上海書店和印刷廠的工作
之后,上海書店迅速發(fā)展
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
1926年
中國共產黨
在長沙、廣州、南昌、寧波等大中城市
先后開設了發(fā)行機構
在香港和巴黎
也設立了書報銷售點
上海書店是這些機構書籍來源的供應處
隨著上海書店
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愛國青年接踵而至
引起軍閥的極度恐慌
1926年2月3日
淞滬警察廳
以“煽動工團,妨害治安性質”為由
派出探警查封上海書店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后
上海書店化名華興書局
繼續(xù)從事革命的出版發(fā)行活動
1930年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
上海書店被迫歇業(yè)
第一個紅色編譯機構:新時代叢書社
1921年6月
新時代叢書社創(chuàng)辦
它推出了一批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譯著
1922年1月至1923年12月
該社相繼編譯、出版
《馬克思主義與達爾文主義》(施存統(tǒng)譯)
《社會主義與進化論》(夏丏尊等譯)
等9種書籍
這些出版物均為32開本
每冊僅數(shù)萬字
封面中間有地球及雙手緊握畫案
象征著全世界無產者的聯(lián)合
此外
它還曾掩護中共一大會址
立下特殊功勛
1921年7月30日晚
中共一大第六次會議
在上海望志路106號舉行
(今興業(yè)路76號)
當時,上海法租界巡捕到“李公館”搜查
法籍警官厲聲質問房主李漢。
“你們在開什么會?”
李漢俊用熟練的法語回答:
“北京大學的幾位教授談編輯
‘新時代叢書’的問題,并不是開會!
“為什么有許多社會主義書籍?”
“我兼任商務印書館編輯,什么書都要看看!
最終這些巡捕悻悻而歸
第一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
為了系統(tǒng)地編譯馬克思主義著作
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人民出版社
中國近代的出版機構
多稱“書局”“書社”“書店”“印書館”等
而該社首次使用了“出版社”的名稱
該社已出版《共產黨宣言》
(重印1920年陳望道譯本)
《馬克思資本論入門》《列寧傳》
《李卜克內西紀念》等十余本重要書籍
早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部分書籍
人民出版社社址
為上海南成都路輔德里625號
(今老成都北路7弄30號)
此處一樓一底的石庫門房屋
樓上前樓為負責人李達臥室
后面亭子間即編輯部
這里雖然極簡陋,但周圍民居成片
門戶相仿,便于隱蔽
人民出版社舊址(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李達主持社務期間
常常通宵達旦地工作
所編印的書籍通過可靠途徑秘密運送到各地
1922年11月
李達應毛澤東函邀前往長沙
湖南自修大學任職
翌年夏秋間
人民出版社歸并到廣州的新青年社
這些中共早期出版機構
所處的環(huán)境惡劣
但是它們?yōu)榇龠M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
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排版:張文昊
責編:江勇利
來源:黨史學習教育官微綜合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解放日報、聯(lián)合時報、學習時報、新民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