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韻長大 | 春江花月夜

長沙學(xué)院
2021-11-29 15:22:04 文/龐曉雪 圖/蘇婧琦
【詩 韻 長 大】
走進(jìn)詩歌的故事 來一場與詩歌的邂逅
舉頭望月 靜默不言
望月之時 你在想什么
莫若聽一曲《春江花月夜》
在音樂中 感知月下幽情
點(diǎn)擊上方綠標(biāo)可收聽主播王子明、夏若萍為您誦讀
(NO.23)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作者簡介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yáng)州(今屬江蘇)人。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其詩描寫細(xì)膩,音節(jié)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fēng)的轉(zhuǎn)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fēng)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F(xiàn)今流傳的作品有:《代答閨夢還》《春江花月夜》。本詩《春江花月夜》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提問環(huán)節(jié)
Q1
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一詩中描寫美麗空明的江南春夜的景色,抒發(fā)了委婉纏綿的離別相思之情,那你的家鄉(xiāng),有沒有特別的美景讓你印象深刻呢?
·我們那兒冬天的景色特別美,霧凇,林海,雪原......
·在我的家鄉(xiāng),特別美的景色就是在晚上,我喜歡躺在椅子上看著夜晚的星空。
Q2
都說明月寄相思,同學(xué),在學(xué)校你有沒有特別想家的時候?那什么情景最能引起你的鄉(xiāng)愁呢?
·看到老師帶著自己的孩子在校園里散步或者在操場玩耍的時候。
·因?yàn)槲壹译x長沙比較遠(yuǎn),不能經(jīng);厝ィ慨(dāng)看到長沙本地的同學(xué)能經(jīng);丶业臅r候就會很想家,還有看到爸爸媽媽給我分享他們在家里很有趣的東西的時候也就會特別想家。
Q3
想家時,你會做什么呢?
·想家的時候,我就會給家里人打視頻電話,和他們聊一聊今天發(fā)生的事情,或者翻翻手機(jī)相冊,看一看自己記錄的家鄉(xiāng)的街景,美食。
·晚上回去給爸媽打個電話,視頻通話。
詩韻回味
詩人開門見山,一開篇便就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游子離家,婦人相思。詩人用“月”將兩種思念相鏈接。
相思之情隨著一輪落月,灑遍滿江。作者在詩中只描述現(xiàn)象,最終也沒有給出一個答案。或許這就是人生吧,是無解的。我們只能意識到空間的廣闊,時間的無垠,人類的渺小,思念的痛苦,卻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日日如此,代代如斯。但我們依舊要像詩人張若虛一樣,在短暫的感傷后,依然對人生充滿追求與熱愛。
屏幕前的你,這里是《詩韻長大》,你愿意與我們分享你珍藏許久的寶藏詩歌嗎?不管是被世人熟悉傳頌的詩歌還是小眾詩歌,我們期待你的詩歌推薦,也許我們會在下一周的詩韻長大與你相遇。愿世間所有的美好與你環(huán)環(huán)相扣。下周見!
投稿方式 :
在留言區(qū)留言點(diǎn)贊數(shù)最高留言中的推薦,將作為下期節(jié)目的素材!點(diǎn)贊截止時間為12月6日。
希望大家多多參與哦!
采訪:張一凡 劉雅欣
語音:王子明 夏若萍
編輯:宣杭佳 孫露菲
謝冰沁 武博宣
文案:劉怡敏
王陳 向巧巧
圖源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