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與蔡倫紀念館舉行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簽約掛牌儀式

湖南交通工程學院
2021-6-23 17:13:23 文/邱萍 圖/丁輝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建黨百年華誕即將來臨之際,我校繼夏明翰故居、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掛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后,于6月1日又在蔡倫紀念館簽約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這標志著我校再增一所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這也是我校2021年新建第三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
“實踐教學基地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是實現(xiàn)理論與實際對接的必要手段”。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與《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繼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弘揚工匠精神,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應用型人才,學校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校黨委副書記李先聰、副校長黃名文、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齊政、人文與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沈飚出席揭牌儀式;耒陽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羅茵芾、局長張仁芳、副局長譚家偉,耒陽市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事務中心主任廖翠花作為甲方領導熱情接待并蒞臨現(xiàn)場指導。馬克思主義學院支部書記毛佳發(fā)主持。
據(jù)《后漢書》及大量史料考證,蔡倫于公元63年生于耒陽,歷任小黃門、中常侍加位尚方令、長樂太仆等職,封龍亭侯。公元105年發(fā)明造紙術,制造出世界第一張植物纖維紙,改寫了人類用竹帛記錄文字的歷史,此后一千多年造紙術經(jīng)東亞傳往歐洲,成為中華民族四大發(fā)明之一,為傳承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這不僅使中國文明乃至東方文明領先世界達一千多年,而且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里程碑。
▲我校黨委副書記李先聰與耒陽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羅茵芾共同為共建基地揭牌
李先聰在揭牌儀式講話中指出,耒陽市蔡倫紀念館,作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科學文化,傳承科學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蔡倫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的建立,為我校加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弘揚工匠精神構(gòu)筑了一個新的平臺和載體。全校師生要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弘揚科學精神,自覺做中華文化的堅定信仰者和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忠實踐行者。
▲耒陽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羅茵芾與我校副校長黃名文簽訂共建協(xié)議
羅茵芾代表耒陽市和蔡倫紀念館講話。他表示耒陽將盡地主之宜,為我校來耒陽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提供場所、服務及便利;紀念館將以愛國主義教育和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主線,有計劃地舉辦愛國主義教育專題講座,宣傳工匠精神,普及造紙知識。
馬克思主義學院許泉老師作為教師代表在發(fā)言中要求大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紅色基因融入我們青年的血液,以工匠精神凝聚成中華民族磅礴力量的時代主題。
隨后,耒陽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羅茵芾與我校副校長黃名文簽訂了共建協(xié)議。我校黨委副書記李先聰與羅茵芾共同為共建基地揭牌。儀式結(jié)束后,師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蔡倫紀念園、紙博物館,并體驗了古法造紙技術。師生們紛紛表示,看似薄薄的一張紙,其中的原理和技藝手法卻如此講究,通過此次活動,今后將認真學習蔡倫造紙精神,傳承文明,保護文化,弘揚科學精神,增強生態(tài)文明意識,為建設美麗中國、美麗湖南、美麗交工院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授牌是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史學習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落實思政實踐教學的重要舉措。通過建立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使大學生們從紅色文化、紅色基因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樹立遠大的理想,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黨委宣傳部、校團委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工黨員,6個二級學院學生黨員和優(yōu)秀團員青年代表共計50余人參加了揭牌儀式。
作者 趙紅深
編輯 李建華
責編 李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