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基礎化學先修課程》:新高考下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新探索

華中農業(yè)大學
2021-8-22 10:50:08 文/李雨婷 圖/黃浩然
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本科教育是“根”和“本”。
面對“新高考”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帶來的挑戰(zhàn),華中農業(yè)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聚力推動本科人才培養(yǎng)改革,將“新高考”作為育新機、開新局的契機。
2021年8月1日,《大學基礎化學先修課程》面向2021級新生開課了。這是新高考下我校本科人才培養(yǎng)前置的“試水”,亦是新形勢下人才培養(yǎng)的一次新探索。
一份初心,牽動一個團隊
近年來,一個現(xiàn)象引起了理學院王運教授的關注:不少大學化學存在學習困難的同學,高考時大多都未選考化學科目。而這一現(xiàn)象,隨著新高考政策逐年鋪開后更加凸顯。
作為華中農業(yè)大學化學公共基礎課教學的老師,王運深知,作為學校大多數(shù)理工農醫(yī)類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化學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新高考政策實施后,同一專業(yè)招錄的學生在化學基礎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這必然會給高校人才培養(yǎng)帶來新的挑戰(zhàn)。
他迫切希望,能和系里的老師們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能不能將高校人才培養(yǎng)前置,以線上先修課程的形式,將大學與中學化學的學習銜接起來,給同學們一個學習過渡的空間?”一天,這樣的想法突然出現(xiàn)在王運腦海中。這一想法也迅速得到了理學院的支持。
說干就干!
2021年5月初,在學校本科生院的支持下,由王運牽頭,有機化學教研組曹敏惠、無機化學教研組劉永紅等3位黨員教師組成了課程建設團隊。同時,為確保課程順利開課,王運還進一步明晰了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
精心籌劃,凝練特色方案
時間緊、內容多,講什么、如何講,是課程組面臨的第一道考驗。
盡管已有不少大學開設了大學先修課程,但專門針對新高考政策的先修課程,國內尚沒有先例。
“課程既要涵蓋中學化學知識,又要銜接大學化學的基本知識,更要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引導同學們主動學習!苯涍^商討,課程組進一步明確了課程定位。
為了更快地凝練授課內容,除了查閱大量資料,幾位老師還向高中教化學的同學多方求教,獲取備課資料。
“拿到資料后,第一時間是對高中知識進行系統(tǒng)學習!蓖踹\說,“結合學習后的感受,課程組對高中的知識點進行了梳理和整合,再結合大學化學的知識,最終確定了十三章的授課內容,課程包含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教學內容。”
在授課方法上,老師們則“各顯神通”。
在王運看來,在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同學們學會批判和質疑是關鍵!霸谥袑W階段,同學們往往會追求標準答案,而大學的學習卻并非如此!蓖踹\表示。也正因如此,在課程講授時,除了生動地講好“化學故事”,他還時常結合知識點拋出一些科技前沿問題和同學們探討,鼓勵大家積極創(chuàng)想、大膽質疑。
“傳統(tǒng)的MOOC授課模式,很難實現(xiàn)以學習者為中心,如何改革?”一番思索后,曹敏惠決定將講課競賽中的靈感應用于這門課程的建設中——在課堂中設置虛擬學生的卡通形象。她表示,“這一卡通形象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設置的,它可以從學生的認知視角與老師交流互動,提升課堂交互性,從而讓教學提質增效!
▲曹敏惠老師課堂上設置互動卡通形象(曹敏惠 供圖)
“在元素的特性相關知識點的學習中,掌握規(guī)律尤為重要!眲⒂兰t說,也正因如此,在每個章節(jié)結束時,他特地用圖表形式對相關元素的特性進行了規(guī)律性總結,引導同學們掌握科學的思維模式,感知化學世界的奧妙。
在每個章節(jié)的題目設置上,老師們還特地預留了開放性問題,鼓勵同學們打破中學思維范式、大膽探索,師生則可以共同研討。
為了高效率推進課程建設,3位老師分頭行動,建設線上學習網站、備課、準備測試題庫、錄制慕課視頻、修改反饋……近三個月來,他們從未休息過一天,他們說,“作為老師,這是本職工作!”
▲師生在課程平臺討論(王運 供圖)
答疑解惑,培厚強基沃土
8月1日上午,籌備已久的課程終于與2021級新生見面了。
第一次課上,課堂的活躍程度超乎老師們想象,彈幕迅速鋪滿了整個屏幕,第一天的課程下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多達200余個。
為了幫助同學們吃透知識,課程組迅速遴選了兩位青年教師及兩名化學系高年級本科生作為助教協(xié)助答疑。與此同時,他們還開設了一個能容納3000人的QQ答疑群,隨時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截止到目前,參與課程學習的人數(shù)已超過2200人,課后師生在平臺上的問題討論數(shù)達2000余條。
不止于此,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新生羅慶杰還與未曾學習過化學知識的同學們一道,共同組建了“化學先修課程學習小組”QQ群。老師們也應邀加入到該群中答疑指導,并定期進行直播答疑。
“這門課程的開設對沒有學習化學的同學而言如同一場‘及時雨’,雖然還沒有來校,就感受到了老師們的用心,華農這所學校真是愛了。”羅慶杰說。
▲王運老師為同學們直播答疑(羅慶杰 供圖)
談及這些天來的學習感受,動物科學專業(yè)2021級新生梁曉怡說:“這門課程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過渡學習平臺,既能奠定化學基礎,又能拓展學術視野,更讓我懂得了自主學習和探索式學習的重要性,非常感謝老師們的耐心指導,我對未來的大學學習充滿了期待!
王運感嘆:“通過與同學們的深入交流,深切感受到大家的學習熱情和對課程的期待。雖然課程上線后總會有答不完的疑問,但這也證實了這門課程開設的意義!
“課程的建設經歷,同樣帶給我們很多啟發(fā)。”劉永紅說:“這個過程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同學們的知識盲區(qū)和思維特點,對大學化學的課堂教學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面向未來,我們還將進一步凝練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吸納更多教師加入課程團隊,讓《大學基礎化學先修課程》成為新高考下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支點!辈苊艋菡f。
文 | 匡敏
編輯 | 劉濤
校對 | 匡敏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注明來源↓↓↓
華中農業(yè)大學官方微信(微信號:hzau_news_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