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yè)大學,這是一封來自農農的情書

河南農業(yè)大學
2022-5-26 11:45:09 文/饒燕兒 圖/丁辰逸
親愛的小工:
見字如面。
你猜猜今天是什么日子?是5.20!我知道你肯定記得。我們又度過了一個完整的春夏秋冬,人來人往,還好一直有你與我同行。我?guī)憧催^開的正好的春櫻,彼此許下長久的諾言;你陪我賞過月亮,看波光多粼粼灑在湖面上。
“君為月我如星,流光總是相皎潔”。在這個五月,以思念為筆,蘸著一半春夏,一半秋冬,寫下我對你最真摯的告白。趁著夏風,將我的思念寄到你的身邊。
1902年,我出生于滔滔黃河岸邊,懷著“弘農愛國 求真創(chuàng)新 厚德質樸 包容奮進”的農大精神踏入茫茫中原沃野,我明德自強、求是力行,不斷變革創(chuàng)新,走科教興國的道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同時,我也在等待,因為我知道,只要我變得足夠優(yōu)秀,在不遠的未來,總會有一個與我并肩前行、共同進步的高校向我走來。
1956年,你也出生在這片中原大地,在當時百廢待興,人才匱乏的艱難時刻,你“崇尚科學 勇于探索 報國興學 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不斷讓自己變得強大,我知道,那個我一直都在等待的高校終于出現了!也是在那年,我們開始攜手,同甘苦,共奮斗,在邁向雙一流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那些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是在櫻花小道見證的幾度花開花落,也是在蓮湖畔訴說詩與遠方的低語……任細碎的黃昏落入靜謐的湖里,光陰的船槳慢慢地搖,我們經歷了歲月的洗禮,那份真摯的情誼卻比金堅。想起那年初次相遇,那時的你,可能不是最好的你,我也不是最好的我,但現在并肩行走的我們,一定是最好的我們!
中原沃野,天下糧倉。我始終知道你的付出和心之所向:科研隊伍實力雄厚,致力糧食產業(yè)領域研究,和我一起厚植家國情懷;構建一體科學研究體系,積極服務國家戰(zhàn)略需求和行業(yè)、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成果累累;行業(yè)科技進步、社會發(fā)展,都蘊藏著你不懈的努力……明德、求是、拓新、篤行。伴君身側,與君同行,這一路我們共同成長,不負家國不負彼此。
六十余載弦歌不輟,六十余載步履鏗鏘。一路走來,光華滿天。你先后榮獲多項國家獎項,進入中國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競爭力百強高校。不僅踐行社會責任,也能聚焦共同發(fā)展。在閃光燈下,和我并肩而行的少年穿行塵囂,不辭疲乏與辛勞,依然意氣飛揚,自信發(fā)光。山盟海誓不缺,心懷天下亦有。玫瑰到了花期,我所有的鮮花和掌聲都屬于你。前路萬千,和我繼續(xù)牽手一起走下去吧,繼續(xù)看歲月變遷,看人間煙火,看你和我的這一路繁花盛開。
你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科研隊伍,被譽為糧食行業(yè)的“黃埔軍!保L期致力于糧食產后領域的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研究,構建了集儲運、加工、裝備、信息、管理等于一體的科學研究體系,在糧食儲運、倉廠建設、糧食經濟與物流管理、糧食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糧食機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如此成就頗多的你,也不忘在炎炎夏日設計出一款清涼解暑的文創(chuàng)雪糕,且有多種口味。我有幸品嘗,誰知它入口即化,一直化到心尖,濃郁的香甜包裹我的心臟,甜蜜化開,在全身蔓延。
還有你的文創(chuàng)書簽,我多么想,感受它的紋理、脈絡。它是否飽含著你“明德 求是 拓新 篤行 ”的理念?告誡學子們:崇尚美德,探索求知,開辟創(chuàng)新,誠摯專一。我把思念化成一寸書簽,悄悄地藏在不知名的書頁中。卻未料到,思念太深,一觸紙頁,便有火焰撩起。
我們相見的那一天,還可以交換帆布袋和;。我的呢,是深綠色的,上面寫著我的名字。你收下它,我就成了你的私有物。你的呢,也會在我的懷里,被我好好珍藏。
疫情阻隔了我們的相見,卻無法阻隔我的思念。我將思念寄給夏日的晚風,不知在蓮湖邊的你有沒有收到?
晚風拂過蓮湖,帶來了莘莘學子的朗朗書聲,陽光灑向圖書館,學子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醉心學習,恍惚間,陽光爬到了教學樓,那里倒映出了學子手不釋卷的身影。
我記得,你圖書館之宏大,館藏書籍之豐厚,讓眾多學子神往。風帶我來到了現在,我們站在圖書館內,看到學子埋頭苦讀的身影,也看到了這些年我們一起奮斗的足跡。
鐘聲一聲又一聲地在耳邊響起,原來我們已經相伴了這么多年。伴隨鐘聲,在蓮湖邊,你向風訴說我們的約定。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我們不能相見,卻仍舊能夠感受到我們濃厚的情誼。在不能見面的日子里,我們都在各自努力,成為更好的高校。
于千萬年之中,于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我們剛剛好遇見,或許詞不達意,但很幸運能和你相遇,相約成為更好的大學。
秋拾紅葉,冬賞暖陽,彼春花香,今夏猶芳,不覺間我們又度過了一輪四季,日跌星野,流水飛鳥,一切仿佛還是初遇時的模樣。我們傾心于日常甜蜜而不失風度的互動,在歡聲笑語中一同分享年年歲歲的科研成果,也在彼此祝愿中共同期盼攜手奮進的美好未來。自1956年誕生起,建校六十余載,“明德求是,拓新篤行”的校訓和初心始終根植于你育人的校園,在春風化雨中滋養(yǎng)著祖國的未來。江山留勝跡,吾輩復登臨。我知你始終厚植家國情懷,踐行社會責任,勇擔援外使命,聚焦共同發(fā)展,貫徹“一帶一路”方針,助力“中國—中東歐國家”、“中非論壇”、“中拉論壇”合作,形成“三輪驅動”協(xié)同發(fā)展的國際合作態(tài)勢。自1902年至今,我始終秉持著“明德自強,求是力行”的信念,在科研領域學術領域不斷摸索前進,作為前輩,目睹了你報國興學的艱辛,也分享過你取得成功的喜悅。
我們不以山海為遠,志愿只向國家未來。疫情之下,無法見面,但甚是想念,只盼你能平安順遂,喜樂長安。初見乍驚歡,久處亦怦然,我們相信前途似海,來日方長,一切夢想終會在彼岸綻放。
我喜歡現在盛開的花,到來的夏,未來可期的秋,還有與你攜手共進的每一天。
翻開歷史的畫軸,在之前的日子里,我們一直這樣做著。我們一起服務于糧食安全戰(zhàn)略需求,一起落實教育幫扶,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在各自鉆研的科研領域下,培養(yǎng)人才,開展技術攻堅。我們在一年又一年中,不斷進步,共同前行。
我知曉你的進步,知曉你的軟科排名更上一層樓,從去年的208上升到了今年的196!我們在鄭州地鐵一號線的兩頭,一同向前方駛去,在每次前進的路上相遇陪伴,從不缺席。在你追我趕的勁頭下,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止,我們默默讀懂著對方一言一行里蘊含的鼓勵,并且都從未放棄。這大抵是雙方最好的樣子!
未來的日子里,期待著我們一起攜手共創(chuàng)雙一流,在一張張獎項中留下我們的名字,在一次次研究成果報道中出現我們的身影,在這次的雙一流創(chuàng)建中共同展現我們努力的模樣!
統(tǒng)籌COORDINATOR
周紅飛
監(jiān)制SUPERVISOR
陳 璽 李洪振
責任編輯EXECUTIVEEDITOR
邢福祥
校對PROOFREADER
張志琦 王賀賀 吉柯璇 宋文琪
圖片PHOTOGRAPHER
河南工業(yè)大學
往期微信
排版 EDITOR
厲 坤
文字 WRITER
涂 悅 吉柯璇 李雨芯
王慧潔 孫夢薇 徐嘉琳
攜手共創(chuàng)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