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

信陽農林學院
2021-11-21 09:22:19 文/施耀 圖/蔡宇
喜 報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調動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和在校大學生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軍網絡主戰(zhàn)場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網絡育人質量,發(fā)揮網絡育人陣地功能,發(fā)現和推出一批符合網絡傳播規(guī)律的優(yōu)質思政微課(微視頻),根據工作安排,河南省社科聯(lián)組織開展了2021年度河南省優(yōu)質網絡思政微課(微視頻)征集活動。
在我校報送的作品中,榮獲思政微視頻類一等獎3項,大學生主題微視頻類二等獎1項。其中,茶學院丁嵐老師報送的《特殊黨費報黨恩》、黨委宣傳部鄭淇元老師報送的《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書潤人生》和《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茶韻飄香》榮獲思政微視頻類一等獎;黨委宣傳部鄭淇元老師報送的《大別山,最不缺的就是英雄》榮獲大學生主題微視頻類二等獎。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這些優(yōu)秀作品!
01
特殊黨費報黨恩
該視頻以一位高校輔導員的視角,通過講身邊的故事的方式,講述了爺爺這名有著95歲高齡、77年黨齡的老黨員,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向黨組織繳納五萬元特殊黨費的故事。
這個故事表現出老黨員無私奉獻、不忘初心、銘記黨恩的深刻情懷,希望通過這個故事感染當代青年學子,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02
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書潤人生
秉承傳統(tǒng)文化,書香浸潤人心。當書香與傳統(tǒng)文化相遇,便開啟了對民族血脈的眷戀。
書香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共同精神家園的根基,是在千百年歷史長河中沉淀而來的智慧。讀書可修身養(yǎng)性,讀書可陶冶人心。我們中國人常講“修身養(yǎng)性”,而讀書就是最好的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接受金磚國家采訪的時候說過他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在知青歲月時別的東西不多,只有書是走哪帶哪里。置身于安靜書齋,捧一卷摯愛小書,任思緒跌宕于字里行間,感悟人生真諦,“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便是對本期“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系列之書香文化代表人物劉釗老師最生動的詮釋。
該視頻通過“少時歡喜,書香伴讀”、“逐夢前行,書香萬里”、“初心不忘,以書會友”、“繼往開來,書潤人生”、“開卷有益,書香致遠”共5個部分,講述了青年教師、圖書館讀者服務部主任劉釗“讀書、愛書、傳承書香文化”的故事。
該作品由校新媒體中心策劃制作,在官方賬號推送后先后被河南衛(wèi)視官方微博、河南省教育廳官方微博、信陽訊網、信陽農林學院微信公眾號、微博、視頻號、B站等10余家網絡媒體及平臺轉發(fā)、推送,在師生中引發(fā)強烈反響。
03
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茶韻飄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
信陽農林學院茶學院青年教師王杉謹記總書記囑托,將茶文化的傳承視為己任,將課程思政融入到課堂與科研當中,堅持以茶育德,以文化人,讓更多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的青年大學生,通過學習茶文化,去領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不斷增強文化自信;通過習茶來達到精神層面的放松與舒展,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該視頻通過“數年耕耘,堅守茶道”、“以茶為媒,傳承文化”、“茶潤人心,深入平凡”、“以茶育德,以文化人”、“不負傳統(tǒng),傳承茶香”共5個部分,講述了青年教師、“茶人”王杉通過學習并傳承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將傳統(tǒng)茶文化引入課堂并與生活相結合,讓茶之美深入到學生心中,以茶文化浸潤人心,為我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書育人,為社會、為國家培養(yǎng)輸送更多的茶學專業(yè)人才,傳承并發(fā)揚光大我國優(yōu)秀的茶文化,讓更多的人知茶、懂茶、愛茶。
該作品由校新媒體中心策劃制作,在官方賬號推送后先后被河南日報官方微博、河南省教育廳微信視頻號、焦作市教育局、信陽校園新鮮事、信陽農林學院微信公眾號、微博、視頻號、B站等10余家網絡媒體及平臺轉發(fā)、推送,在社會引發(fā)強烈反響。
04
大別山,最不缺的就是英雄
在中國共產黨迎來百歲誕辰之際,信陽農林學院黨委宣傳部新媒體科副科長鄭淇元老師帶領校新媒體中心學生團隊原創(chuàng)MV《大別山,最不缺的就是英雄》。該視頻主要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及《我們都是追夢人》三首歌曲串燒組成,分別對應“傳承”、“奮斗”、“青春”三個主題,由擁有62年黨齡的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為引領,通過師生大合唱,并配以信陽地區(qū)大別山革命根據地、信陽農林學院校園風景、學校各學院具有農林特色的學科專業(yè)等鏡頭,全方位展現了我校師生對革命精神的傳承,突出了我校積極向上的奮進氛圍,彰顯了學校建功新時代的良好精神風貌。
作品充分利用大別山革命老區(qū)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用,創(chuàng)新載體形式,通過歌聲重溫革命歷史,尋訪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讓全國人民通過視頻的形式直觀了解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歷程,多角度多形式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細、走深、走實,向中國共產黨百歲誕辰獻禮!
該作品先后被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微博、視頻號,河南日報微博,河南省委網信辦微博,大河網微博,南陽市委網信辦微博,信陽市委網信辦微博,文明信陽微信公眾號,清風信陽微信公眾號,三門峽日報,信陽農林學院微信公眾號、微博、視頻號等20余家網絡媒體及平臺轉發(fā)、推送,總瀏覽量近40萬人次,在社會引發(fā)強烈反響。
黨史百年
建黨100周年
歲月崢嶸 不忘初心
推薦閱讀
“凳 ”一下,那里有我太多的回憶
信農小店開業(yè)啦!我全都要!
熱!信農“六寶”首次亮相啦!
蒲元識水 守正創(chuàng)新 | 別樣的實訓課,終于等到你......
出品:信陽農林學院新媒體中心
編輯:賀賽
責編:鄭淇元
統(tǒng)籌:徐大偉
歡迎提供文字/攝影/視頻/創(chuàng)意作品,投稿郵箱:xynlxmt@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校園動態(tài)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