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詩覓史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六)

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2022-1-10 12:25:47 文/米曉燕 圖/蔡宇
★
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節(jié)選)
——艾青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風,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用著像土地一樣古老的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那從林間出現(xiàn)的,趕著馬車的你中國的農夫,戴著皮帽,冒著大雪,要到哪兒去呢告訴你,我也是農人的后裔由于你們的刻滿了痛苦的皺紋的臉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的歲月的艱辛。而我,也并不比你們快樂啊躺在時間的河流上苦難的浪濤曾經(jīng)幾次把我吞沒而又卷起流浪與監(jiān)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貴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們的生命一樣的憔悴呀。
1937年12月28日,艾青來到武昌,在國難當頭、山河淪亡的抗戰(zhàn)初期寫下了這首詩。
七七事變后,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漲;而中國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國土大片丟失。在民族存亡的危難關頭,國人一方面在尋求如何戰(zhàn)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正確道路,另一方面也對嚴峻的現(xiàn)實陷入深沉的思考。這首詩正是表達了作者赤誠熾烈、深沉執(zhí)著的對祖國人民命運的關懷。面對著因戰(zhàn)爭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詩人滿懷悲憤之情寫下這首詩,希望鼓勵民眾重拾信心,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抗日。他將自己置身于人民,用胸懷天下的愛與人民的情感血肉相連,純粹地、真切地把自己當作普羅大眾的一員。艾青是中國現(xiàn)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其作品一直傾向于借助象征性的事物來表現(xiàn)對舊社會黑暗和恐怖的痛恨,對光明和希望的熱愛,就像這首詩,有悲痛,但又不失力量。
艾青的詩句,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感情上的溫暖和精神上的鼓舞。在和平時代的當下,重讀這首詩,依然能夠被它飽含著時代滄桑,悲涼雄壯的渾然氣韻所感動和震撼。如今,我們站在新征程上,要更加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新時代、新機遇,賡續(xù)傳統(tǒng),接續(xù)奮斗,緊握奮斗之槳、高揚實干之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編輯:韓嘯(新聞中心)
播音:馮冰冰(新聞中心)
排版:楊倩、馮占蓉(新聞中心)
審核:陶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