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終藏之氣 至此而極也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學院
2021-12-23 16:39:09 文/劉詩涵 圖/郝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冬至,冬天的第四個節(jié)氣。所謂“至”,就是“極”的意思,是說在冬至這個節(jié)氣期間,氣溫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同時,冬至無論從氣象學上還是從中醫(yī)學上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氣象學上講這是個最冷的時期,也是個冷暖開始交替的時期。
中醫(yī)學上則認為冬至是個至陰的時期,中醫(yī)有“陰極則陽”的說法,所以冬至開始陽氣就正式萌發(fā)了,古人稱之為“冬至一陽生”。
冬至要如何做好養(yǎng)生呢?關鍵就要做好以下幾點:
關鍵詞:早睡晚起
《黃帝內(nèi)經(jīng)》指出,冬三月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天氣嚴寒,要注意保護陽氣,不過度耗散,因此一定要保證好充足的睡眠。各位習慣熬夜的小伙伴們,要開始改善自己的生活作息。
中醫(yī)認為最佳的睡眠時間為亥、子、丑三個時辰,也就是從晚上21點到凌晨3點。這6個小時相當于一年中的冬季,冬主收藏,最宜入睡休養(yǎng)。尤其是子時,我們最好是在睡眠中度過。
冬季主閉藏,萬物蟄伏。這個蟄伏閉藏的過程,是在養(yǎng)精蓄銳,也是在保護陽氣。而冬至期間陰氣最盛,所以閉藏的工作應該做的更加好才對。
所謂閉藏,就是務必做到早睡晚起,不在夜間陽氣閉藏的時候劇烈運動、出汗,不做任何非治療性刮痧、拔罐、推拿按摩等令肌膚腠理舒張的活動。讓心志安定,不做讓情緒激烈變化的事情。
關鍵詞:多曬太陽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曰:“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想要補充陽氣,可以試試多曬曬太陽,不僅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還能預防骨質(zhì)疏松,減少抑郁等情況的發(fā)生。
陰氣盛極,寒氣無孔不入。保護陽氣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寒,雖說這是個極其簡單易懂的道理,但仍有太多人做不到或者不想做到。
一般來說,保暖的重點老年人為頭部及胸背部,女性則重點在小腹及下肢。
但往往大多數(shù)年輕女性在冬季的穿著都是上身厚,下身薄。痛經(jīng)、不孕、關節(jié)炎與這些不良習慣關系密切。沒病的時候不以為然,但生病時我想你會后悔當初的不以為然。
關鍵詞:通風換氣
你知道嗎?很多時候,冬季室內(nèi)空氣污染要比室外空氣污染嚴重很多,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忽略了通風換氣的重要性,也增加了人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讓室內(nèi)保持通風換氣的狀態(tài),其實也是在給室內(nèi)的空氣“消毒”!
冬季里經(jīng)常開啟門窗或通風口,既能“變化溫度”,也能“凈化空氣”,兩者對人體健康都非常有益。
關鍵詞:溫補適宜
飲食上以溫熱為主,如糯米、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多食蔬菜水果,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
另外,不可吃太過辛辣刺激的食物,過食辛辣會生陽動火,導致內(nèi)熱積聚,郁熱上沖。
同時,平素就容易腹瀉、便溏、自汗而精氣閉藏不利的人,在飲食上可以用山藥、芡實、小麥同大米或者小米一起煮粥吃。而內(nèi)熱較重、有口氣、便秘的人在陽氣閉藏的冬季,則更容易上火,這時就需要多吃些白菜、白蘿卜、芹菜、荸薺等通利腸胃的食物。
來源:綜合整理于網(wǎng)絡
編審: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