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大資訊】鄭強校長在2015年中國材料大會上精彩演講

貴州大學
2020-5-30 19:10:30 文/冉莉 圖/賈翔
7月12日上午,2015年中國材料大會在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大禮堂隆重舉行,鄭強校長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要報告人,發(fā)表了題為《填充類高分子復雜體系的流變學研究》的精彩演講。
肯德基土豆泥為何入口即化?高露潔牙膏如何能迅速鋪滿整個嘴巴?化妝品為什么容易鋪展到整個臉龐?鄭強告訴大家,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現象,實則與流變學的剪切變稀有關。他表示,流變學幾乎覆蓋所有的研究領域,希望青年學者不僅要做流變學家,更應該把流變學當做方法和手段來運用。
當被問及“物質是粘性還是彈性?是固態(tài)還是液態(tài)?”時,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非此即彼的。然而,水為何能浮起瓦片而產生水漂?橡皮泥為何能彈起?玻璃在2萬年以后會是什么形態(tài)?借用這些有趣的生活現象和一些公式圖表,鄭強校長深入淺出地講解:物質的粘彈性,依賴于外力作用時間的長短或頻率的高低。研究動態(tài)流變學,有利于減少實驗誤差。
鄭強介紹了國內流變學研究的局限性和總體評價,表示國內流變學相關教學稀少,研究水平與國外也有明顯差距。對于流變學概念的認識和理解上,存在重“流動”而輕“形變”、重理論而輕應用以及將流變學“高深化”、“神秘化”等三大誤區(qū)。
在介紹自己團隊的研究成果時,鄭強表示,圓形鵝卵石在大剪切范圍(地震)下穩(wěn)定度更高,流變學可以將部分光學領域難以觀察到的填充體系拓撲形狀更為敏感地描述出來。他特別強調,制作高分子材料應該追求亞穩(wěn)定體系,而不能走極端。過分強調穩(wěn)定性,往往導致功能性缺失。正如人生,年輕人雖然有很多不確定性,卻有無限的可能性,可以志存高遠、大展宏圖。
最后,鄭強勉勵大家,增強科學文化自信,走特色之道,做特色工作。他介紹了我校的辦學歷史和發(fā)展現狀,表示歡迎各位專家、教授、學者來校參觀交流。
整個演講精彩紛呈,掌聲笑語不斷。主持人表示,鄭強校長的演講從基礎概念到應用成果講解,既分享了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又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更傳遞著對貴大的一往情深。
【圖文來源:貴州大學新聞網】
【責任編輯:江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