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騙指南!請查收

貴州理工學院
2021-9-10 08:48:27 文/冉冬 圖/丁靜雯
CAUTION!
#
新學期伊始
許多不法分子又趁著開學疏于防范之時
實行詐騙的惡行
為了避免造成同學們的財產(chǎn)損失
下面這份防騙指南請同學們務必收好!
校 園 貸
#1
案件回放1
case1
據(jù)媒體報道,去年,江蘇揚州的小陳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貸款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小陳在大學期間借的一筆9000元“校園貸”未還,現(xiàn)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將影響到個人征信。雖然小陳在上學期間并沒有借過校園貸,但是由于對方提供的信息絲毫不差,這讓小陳很驚訝。對方提出只要按其說的操作,小陳的貸款記錄就會注銷,個人征信也不會受影響。在對方的指導下,小陳向多個APP申請了貸款,最終申請到三筆總計65000元的貸款。隨后,按照對方的要求,將貸款分別轉到三個陌生的個人賬戶里。小陳按要求操作后,對方又要他把下載的APP都刪除。此時,小陳才發(fā)覺事情不對勁,趕緊把之前貸款的APP一一打開核對,結果發(fā)現(xiàn)一個下午就損失了6萬多元。
防范要點
近年來各種非法“校園貸”的廣告充斥在高校校園的各處 ,它們大多打著“利率低”“審核快”的幌子,吸引了大批高校大學生貸款,然而很多學生在該還款時面對巨額的利息,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上了那些非法“校園貸”的當。不良“校園貸”慣用通過“零利息”“超便捷”“零風險”等美麗的謊言誘騙學生。
同學們在面對高額誘惑時一定要擦亮眼睛、想清后果,不要輕信貪圖其所謂的“方便、快捷”。一定要明白不存在只有你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發(fā)財秘訣”。警惕校園貸騙局,不向陌生賬戶轉賬,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若不慎踏入校園貸的陷阱,一定要保存好相關證據(jù),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
寢 室 推 銷
#2
案件回放2
case2
某日小王一人在寢室休息時,有一位自稱是學姐的女人敲開了她的寢室門。對方聲稱自己是校園英語俱樂部的,并問小王是否有意愿加入和大家一起每日自律學習英語,備戰(zhàn)四六級。正當小王猶豫之時,“學姐”向她展示了一段流利的英文自我介紹,并向小王觀看了平時部里同學們活動的視頻。這讓小王消除了疑慮,對“學姐”的身份信以為真,并同意了加入社團。在加了“學姐”的微信之后,對方表示還需要繳納29元的資料費,小王便爽快的把錢轉了過去?墒窃陂_學之后“學姐”再也沒有聯(lián)系小王,小王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防范要點
開學之際都會都會有許多人到寢室給大家推銷生活用品,宣傳某某英語社團或者是培訓班、補習班。而他們的一般套路就是首先非常有禮貌的和你拉近關系,然后向你介紹自己的產(chǎn)品、推銷補習班所用的資料,或是現(xiàn)在報名培訓班可以打折等。
大家在有自稱是學長學姐的人向你們推銷任何產(chǎn)品時,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招架住各種偽善的“熱情”,在學校官方的渠道進行詢問,不要輕易把信息透露給陌生人。
電 信 詐 騙
#3
案件回放3
case3
廊坊一位大一學生小戴突然在QQ中收到朋友借錢請求,“朋友”說在醫(yī)院陪家人,需要借款3000元支付醫(yī)藥費用,并向小戴發(fā)送了幾張在醫(yī)院的照片,表明事情很緊急,需要及時幫助。由于平時關系很好,小戴沒多想,添加了“朋友”微信后立即將微信內(nèi)的2000元生活費轉給了對方。由于距離騙子的要求還差1000元,小戴向舍友借款,舍友感到此事不對,便讓小戴向其朋友撥打微信語音電話,但對方一直表示不方便拒接電話。舍友提醒可能被騙,再與詐騙者微信號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被刪除。隨后舍友陪小戴到學校附近派出所報案。
防范要點
在信息如此發(fā)達的今天,騙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戶密碼,然后張冠李戴冒名頂替,向受害人的QQ好友借錢的案件時有發(fā)生。
大家如果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向好友或家人打電話確認是否是本人在操作,摸清對方的真實身份,不要因為意氣用事而喪失了判斷是非的能力,造成不必要的財產(chǎn)損失。
除此之外,下面給大家介紹經(jīng)典的九大詐騙套路。!
防人之心不可無
騙子們總會披著各種角色的外皮
借人與人之間相互不認識的東風行騙
愿每位同學
無論在校園中還是生活中
都能提高警惕
謹防騙局
排版:韓雅妮
文字:韓雅妮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一審:姚楠
二審:巫敏
三審: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