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旅之聲 | 一輪太陽照四方

桂林旅游學院
2021-11-29 15:11:03 文/冉冬 圖/紀嘉澍
桂旅之聲
聆聽,桂旅人的心聲
感悟,文字里的魅力
讓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
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黨于我而言到底是什么?”
對于抽象的事物我總不能有清晰的認識,畢竟它不能像奶油蛋糕被我品嘗,讓我形容它是“很好吃的食物”,也不能像香熏彌散在空氣里漲滿角落,進入鼻腔,讓我形容它是“很好聞的味道”。
它確實不是切實可觸的事物,讓我懵懵懂懂,讓我一知半解。但隨著成長,我逐漸發(fā)現(xiàn),黨在我的生命中、在我二十年的成長歲月里,早已是融入骨血的一部分,他像一輪太陽,照亮我前進的路。
(一)
三歲,我初識文字、初讀詩句,除了常用的《唐詩三百首》、《三字經(jīng)》之外,爺爺還用《毛主席語錄》作為我的啟蒙課本。那本書因為年代久遠早已泛黃,但我仍記得書的扉頁上爺爺用鋼筆寫下的“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仍力透紙背。
爺爺是一名軍人,也是一名將青春和熱血獻給黨和國家的黨員。在無數(shù)個黑暗的夜里,他挑燈讀著那本破舊的書,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或許幾十年前年輕的夢里,他也看到了他想要的中國,如同今天,他在白熾燈下讀著他年輕時的信仰。
如今的我對于三歲時的記憶已很模糊,但我仍記得爺爺把我抱在腿上,握著我的小手,教我讀“為人民服務”的場景。
那時我問:“毛主席是誰?”
爺爺說:“毛主席是一輪太陽。”
(二)
八歲的時候,我經(jīng)歷了一場生與死的浩劫——汶川大地震。
八歲的孩子對于地震沒有特別的危機感,有的只是初識生死的驚慌失措。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離的感受到生與死,恐懼席卷了我的全部感官,哭喊聲、倒塌聲交織,血、淚和雨水混在一起,我的家鄉(xiāng),那座不起眼的小城,在五月十二日那個夜晚籠罩著幽森恐怖的陰霾。
第二天一支穿著迷彩服的武警部隊來到小城,為災民搭建起帳篷、送來一應救援物資,安撫陷入恐懼的我們。大人們像供奉神邸一般,將能拿出的所有食物拿去招待武警官兵們,但他們只是敬禮表示謝意,齊說:“不能收群眾一針一線,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責任!!蔽铱吹矫恳粋大人眼里都流下了淚水。
那一年,我看到救援官兵從廢墟里救出一個個幸存者,從白天到黑夜,他們說:“絕不放棄每一個受困者”;那一年,我看到黨中央精確部署,第一時間將救援搶險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他們說:“任何困難都難不倒偉大的中國人民”;那一年,我看到北京奧運會順利舉辦,災難過后的中國人民依然像開幕式上升起的國旗般屹立不倒。
(三)
我回想起老一輩的人,對于黨和國家總是有著崇高的信仰。
曾祖母和曾祖父是一對在他們那個年代小有名氣的醫(yī)生,一生懸壺濟世,拯救了許多處于病痛中的人,遇到家庭條件困難的病人,他們常常給予幫扶。
后來曾祖父去世,曾祖母一人繼續(xù)堅持著他們兩人的醫(yī)療事業(yè)。在她只有一盞白熾燈的老房子里,掛著一幅毛主席的畫像,曾祖母總說:“沒有黨哪來的現(xiàn)在這樣子好的生活哦!”
所以不管多少年如何搬家如何改變陳設,那幅畫像依舊在屬于它的位置掛著?粗谖萃饪丛\的曾祖母和屋內(nèi)那幅畫像,我好像明白了多年前爺爺說的話:
“毛主席是一輪太陽!
(四)
到現(xiàn)在我依舊無法用具象的事物表述黨于我而言的意義,但是二十歲的我能夠聽見、看見先烈、祖輩對黨的虔誠。那是“沒有黨就沒有這樣現(xiàn)在好的生活”的感恩;那是“聯(lián)系不上你們我們就聯(lián)系不上黨了”的信任;那是將黨隨時放心上的崇敬。我能夠體會黨對人民的深切關愛。那是“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受困者”的大愛;那是“任何困難都難不倒偉大的中國人民”的堅強;那是經(jīng)歷困難和挫折后依然屹立不倒的偉大和堅守。我能感受人民對黨、黨對人民深沉的情感——如同兒女對母親的眷戀,如同母親對兒女的呵護。
然后我突然明白,黨于我而言的意義本不需要用任何具象是事物來類比,他像我生命長河里最湍急而又最奔騰的河流,他像我血液里最熾熱最鮮紅的那一支分支,如同無數(shù)中華兒女一樣,黨存在于我的生命里。
在黨誕生的這一百年里,他踏過四萬五千里長征,風霜洗盡鉛華,他和他的兒女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挫折與苦難,但他火紅的旗幟依舊飄揚,引領了無數(shù)人前進。他像一輪太陽,照亮整片神州大地,對于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人而言,感黨恩跟黨走是永恒不變的箴言……
”
你想讓聲音回響校園嗎?你想與大家分享動人的故事和精美的文章嗎?那就趕快加入我們《桂旅之聲》吧!我們期待老師、同學們的踴躍報名請將個人簡介和分享文章發(fā)到廣播電臺郵箱565036606@qq.com一旦成功入選我們將第一時間聯(lián)系你哦!
排版 | 林紅
來源 | 《旅院人》王雨靜
音頻 | 旅院廣播電臺 李欣
審核 | 李琪 李蓮芳 四維新媒體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