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分封制如何實行的 有什么影響

高中歷史
2022/11/18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從目的看,是為了鞏固奴隸制。從具體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周分封制的內(nèi)容,大家可以參考。
西周的分封制如何實行的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號稱“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作為小宗被分封為各地諸侯。
他們在各自封國內(nèi)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余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余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士。這樣,根據(jù)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族貴族組成的金字塔式等級制機構(gòu)。
西周的分封制的影響(1)分封制總結(jié)了歷史經(jīng)驗,把建立地方政權與鞏固自己統(tǒng)治有機結(jié)合起來,周王朝在分封諸侯的過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對整個領土進行控制。
(2)分封制使統(tǒng)一的社會制度在諸侯國中得以普遍實行,周王室用權力與義務的規(guī)定,使周天子成為名副其實的諸侯之君,改變了夏商時代國王為諸侯之長的狀況。
(3)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進程,受分封的偏遠諸侯國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諸侯不斷向周圍的夷、戎、狄等少數(shù)民族用兵,進而兼并其土地,進行了文化滲透。
(4)消極影響:隨著諸侯國勢力的日益壯大,到西周后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分封制的局限性分封制的局限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首先分封制的局限性要從君主的角度來考慮,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矛盾這一點是存在的,但是分封制也同樣將君主權力中很大一部分外放,這樣一來諸侯在自己的國土上權力就容易過高,相當于諸侯國有了自己的政權,那么在君主能力過低或者是政權空虛的時候,對諸侯國的制約相對就弱了。
另外分封制的局限性也要從諸侯方面來說一說,各個諸侯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政權,若是君主一直強盛或許還可以保持相安無事,可是若是君主權力相對較弱的時候,而諸侯國和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就更加明顯了,經(jīng)濟上獨立政權上還處于較為自由時期,那么這樣一來很容易引起權的割據(jù),諸侯間也難免會引起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