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怎么形成的

高中語文
2023/2/7
楚辭的特點有鋪排夸飾、想象豐富、篇幅極大增長,句式也有四言為主變?yōu)殚L短不拘,參差錯落,《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相傳是屈原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詩體。(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楚辭最明顯的特點1.它采用楚國方言,運用楚地聲調,記載的是楚國的地理,描寫的是楚國的風物,富有楚國的地方特色。
2.它構思奇特,想象豐富,善于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法和神話故事,表現思想感情,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3.句子參差不齊,形式活潑自由,多用“兮”字,語句漫長流利,靈活多變,有停頓、有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zhàn)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chuàng)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并成為繼《詩經》以后,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并且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楚辭的產生和發(fā)展早在屈原以前,楚地固有的民間文學——“楚聲”和“楚歌”,在藝術上就已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了!对娊洝分械摹吨苣稀泛汀墩倌稀,就是江、漢一帶南方樂調的民歌,其中“漢廣”和“江有祀”等篇,就產生于楚國的境內。
而且大都在每隔一句的末尾加上語氣助詞“兮”字,這正是后來“楚辭”體的主要特征之一。對“楚辭”體有直接影響的楚國民間藝術,還有當時流行的祭祀歌曲——“巫歌”,這種亦歌亦舞的演唱文學,帶有豐富的幻想,浪漫的情調,語言生動活潑,節(jié)奏和諧鮮明。
作為“楚辭”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人,屈原創(chuàng)造性地體現了文學史上進步作家學習民間文學并進行加工、提高創(chuàng)造出新詩體的規(guī)律。
楚辭的地位《楚辭》作為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不僅開啟了后來的賦體,而且影響歷代散文創(chuàng)作,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頭。
楚辭的出現,打破了《詩經》以后兩三個世紀的沉寂而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后人也因此將《詩經》與《楚辭》并稱為風、騷。風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充滿著現實主義精神;騷指《離騷》,代表《楚辭》,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