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最黑暗的原因有哪些

高中歷史
2022/11/18
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治勢力與政治體制都延續(xù)自晚唐,在體制上的藩鎮(zhèn)割據和中央政府的相對弱勢。另外五代十國時間雖然不長,但給社會造成的損傷卻是巨大的,所以趙匡胤在登基以后才有,我寧可天下文官都貪污,也勝過武將造反。(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五代十國最黑暗的原因五代十國是一個民族悲觀主義至上、民族樂觀主義沉淪的時代。
1、如果說,南北朝時期,衣冠南渡,東晉正統還在,尚有一絲文明氣息的話,那么,五代則是禮樂人理全部崩壞。完全是武人當道,南北朝時期,就算石虎這樣的暴君,都知道要靠儒家文人當家理政,起碼在面子上給一些儒生面子,而五代十國的軍頭們真覺得儒生百無一用。
2、武夫秉政,改朝換代猶如兒戲,都是二世而亡,以下克上比比皆是。這其中最關鍵一點是,士大夫喪失了話語權。
從北宋歐陽修以后,幾乎所有史家都認為五代十國是亂世。歐陽修曾說:“五代是干戈不息、亂賊橫行的世道,禮崩樂壞,三綱五常滅絕,前朝的制度文化都消失殆盡了。”
五代十國的介紹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分水嶺,這個階段中國經歷了大分裂時期,而五代十國則是出自《新五代史》中,是對中國歷史上五代以及十國的統一稱謂,五代十國代表了一個歷史時段,表達了中國發(fā)展史的一個歷程,也是人們對于中國歷史階段了解的一個重要劃分。
五代十國簡介中的五代其實就是唐朝滅亡后依次出現在中原定都的五個朝代,分別是后梁、后唐、后晉、后漢以及后周五個朝代,而十國則是指中原以外仍然存在的割據政權,由前蜀、后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余個割據政權統一構成了十國,在北宋統一后五代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的影響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之一,五代時中原政權更迭頻繁,戰(zhàn)亂不止,但南方地區(qū)的各割據政權之間的戰(zhàn)爭不多,政權內部朝代更換也不頻繁,大多采取保境安民的措施,為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比較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使南方許多地區(qū)穩(wěn)步發(fā)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