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天空立法者人是哪位 原因是

高中歷史
2023/1/15
1630年11月15日,偉大的天文學家開普勒在雷根斯堡逝世。開普勒為人類留下了行星運動三定律和《魯?shù)婪蛐潜怼返冗z產(chǎn),被后世尊稱為“天空立法者”。開普勒是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他是第一個把力學的概念引進天文學領(lǐng)域的人,他還是現(xiàn)代光學的奠基人。
開普勒被稱為天空立法者的原因開普勒發(fā)現(xiàn)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分別是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這三大定律可分別描述為:所有行星分別是在大小不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在同樣的時間里行星向徑在軌道平面上所掃過的面積相等;行星公轉(zhuǎn)周期的平方與它同太陽距離的立方成正比。這三大定律最終使他贏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
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的發(fā)現(xiàn)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首先,發(fā)展了哥白尼日心體系。原來,哥白尼受天體只能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陳舊觀念的束縛,為使日心體系的計算結(jié)果能與實際的天象相吻合,他仍然因襲了均輪、本輪甚至本輪套本輪的舊例,以至于他的日心體系仍然要引進30多個大大小小的圓圈。
開普勒以他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過人膽識,摒棄了2000年來陳陳相因的均輪和本輪觀念,以橢圓軌道描繪行星的運動,使太陽系的圖像變得十分簡潔明了。這為太陽系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其次,行星運動三定律為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準備了條件。牛頓正是從這些定律推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開普勒第三定律公式及內(nèi)容開普勒第三定律公式:(R^3)/(T^2)=k(其中k=GM/(4π^2))。用文字表述就是:繞同一中心天體的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a)跟它的公轉(zhuǎn)周期的二次方(T)的比值都相等,其中M為中心天體質(zhì)量,k為開普勒常數(shù)。
開普勒第三定律也叫行星運動定律。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常見表述是:繞以太陽為焦點的橢圓軌道運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橢圓軌道半長軸的立方與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個常量。
開普勒第三定律公式:k=GM/4π。 其中M為中心天體質(zhì)量,k為開普勒常數(shù),這是一個只與被繞星體有關(guān)的常量,G為引力常量,其2006年國際推薦數(shù)值為G=6.67428×10Nm/kg,不確定度為0.00067×10mkgs。